摘要:四邻八舍的乡亲都拿米粉来加工年糕。 这几天,海宁市白石桥一带的村落又开始热闹起来了,因为又到打年糕的时间了。打年糕的师傅在村头搭起了土灶,生起了火,村民们挑着米粉纷纷来到村头。 三四个土灶一起烧起来,
![]() 四邻八舍的乡亲都拿米粉来加工年糕。 这几天,海宁市白石桥一带的村落又开始热闹起来了,因为又到打年糕的时间了。打年糕的师傅在村头搭起了土灶,生起了火,村民们挑着米粉纷纷来到村头。 三四个土灶一起烧起来,锅上架着一个个木制蒸桶,锅台上热气腾腾。范永甫师傅告诉记者,这叫蒸粉。先要在蒸桶里覆上蒸布,再把粉均匀撒入桶中,底下用大火烧开水,待粉蒸熟后,由两个人抬起蒸桶把蒸熟的米粉放入石臼。这时轮到专司“打糕”的师傅上阵了,范永甫师傅说,好吃的年糕要经过多番的捶打,打得越实越好吃。说话间,只见三个师傅每人轮流捶打后,由大师傅抱起热腾腾的米粉团放到长三米、宽一米多的长板台上,把米粉团铺平,紧接着大师傅用麻线熟练地把热米粉团切成若干块。就这样,一块块香气四溢的年糕就呈现在大家的眼前。 范永甫师傅说,“随着时代发展和变化,许多地方做年糕都机械化了,石臼年糕这种古老的制作方法现在也很少见着了。现在的年轻人也不想学这份手艺,我们几个人再过几年也做不动了,以后像我们这样充满年味的打年糕场面也许就见不到了……”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