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国家地理》中 嘉兴三塔照片的具体内容 几天后,儿子收到了网购的美国1926年2月《国家地理》,并扫描了其中的三塔照片。隔天网上视频连线时,儿子为让我先睹为快,把扫描的照片通过共享文件发送过来。为了照片
美国《国家地理》中“嘉兴三塔”照片的具体内容 几天后,儿子收到了网购的美国1926年2月《国家地理》,并扫描了其中的三塔照片。隔天网上视频连线时,儿子为让我先睹为快,把扫描的照片通过“共享文件”发送过来。为了照片清晰,他扫描的像素很高。当接收三塔照片文件所示的绿色线条在我电脑上慢慢延伸时,我要儿子把此影的文字说明按原格式译成了中文: 摄影 查尔斯·H·克莱格 大运河上的嘉兴三塔 这条从杭州至天津的著名水路,被认为公元前480年便已经开始建造。几世纪以来,它一直被用来将贡米运去北京。许许多多美丽的石桥横跨其上,河岸上还常列有宝塔和牌楼。 运河上帆船的船帆被恰当地形容为“四分之一粗布,四分之一的洞, 还有一半各种各样的材料”。 收妥三塔照片,阵阵窃喜。它与顾先生所赠的照片一模一样。这是三塔旧影又一次重返故里。从十多年前的翻拍邮寄,到眼下的电脑传送,我享受了信息时代的神奇和便捷。 如今,我已收到美国寄来的印刷品邮包。手捧《国家地理》杂志,对洋文,我一字不识,唯有三塔照片让我爱不释手。我把这期杂志中每页一影的“天朝共和国”栏目的十六张图片题目请人作了翻译,它们分别是: 1.船上的生活 2.通往明朝皇陵的五门石牌楼 3.北京德胜门之外楼 4.直隶省劳工在夯土 5.挑夫闲时玩投铜板 6.孔子庙外的雕花石阶 7.北京喇嘛庙庭院里的大型铜狮之一 8.福州鸟瞰一景 9.大运河上的嘉兴三塔 10.北京车 11.带小猎鹰入京的蒙古人 12.永乐皇陵入口 13.上海一位正在工作的麻将制作工匠 14.中国北方一对母子正在磨豆子 15.水稻田里妇女正劳作 16.中国海边的日出 ![]() 上海一位正在工作的麻将制作工匠(1926年2月美国《国家地理》) ![]()
水稻田里妇女正劳作(1926年2月美国《国家地理》)
|
- 上一篇:嘉禾乡土--三步跨过二爿桥
- 下一篇:嘉兴诗话--南湾炮台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