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历史的印痕依然可辨 唐传奇中,有《嘉兴绳技》一则,状写嘉兴县治前出神入化的绳技表演,传奇而已,兹事无可稽考,但这个故事本身却可以觉出唐时子城前市井的繁盛。 有一出京剧《大闹嘉兴府》,非常有名,故事的时
![]() 历史的印痕依然可辨 有一出京剧《大闹嘉兴府》,非常有名,故事的时代放在了唐朝。其实,唐时嘉兴不称府,只称县,属唐制县分七等中的第三等级。嘉兴升格为府,是借了南宋第二个皇帝宋孝宗的光。宋孝宗赵眘出生在嘉兴(这是嘉兴“龙兴之地”的由来),孝宗的孙子宋宁宗于庆元元年(1195)不忘故籍,就将秀州(吴越国天福五年,在嘉兴县置秀州,为吴越国十三州之一)升格为嘉兴府。当时的嘉兴府比起现在嘉兴市管辖的范围来,要大得多,连上海松江一带都是嘉兴府的辖区。不用说,嘉兴府衙的办公地点就在子城。 历代嘉兴府境广大,但办公的地方子城内却只有百十来亩地而已。子城内原有花月亭,是纪念宋代有“张三影”美称的词人张先的。此公曾任秀州通判,大概官场不得意,一腔才华方有可能浇灌到辞章上去。他的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正作于此,文采风流,为刚性的子城平添了一抹妩媚。子城内还有东瓶山,与传说抗金名将韩世忠扔酒瓶的那个瓶山遥遥相对,近几十年里,时有挖出韩瓶的那个小“山”位于现在的中山路上,那地方,如果时间推至晚明,是嘉兴项氏天籁阁的所在。天籁阁藏品,天下闻名。不过,笔者对于项子京墨林公的做派,实在有点儿厌烦——此公干吗非要在一件件稀世珍宝上不惮其烦地盖上他的姓名尊号呢!这占有欲也太强了吧。不久前,笔者与友人展阅苏东坡《赤壁赋》法书(印刷品),看到一枚枚项墨林的印章,赫然在焉,真是大煞风景,气不打一处来,但此公鉴定文物的眼光,他的收藏,迄今无人能出其右。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