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名胜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名胜 > INTRODUCE

从灵光井到传说中的“八寺”(3)

2019-12-16 15:38 作者:沈爱君 王振宇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因为一截残垣,寻访一座寺 寻访楞严寺,对威剑来说,是牵挂那只剩一截的寺院厢房残垣;对我来说,是好奇嘉兴人一个有趣的口头禅:嘉兴穷虽穷,还有十万八千铜 和位于禾兴路勤俭路东南位置遥相呼应的,是位于禾兴路


  因为一截残垣,寻访一座寺
  
  寻访楞严寺,对威剑来说,是牵挂那只剩一截的寺院厢房残垣;对我来说,是好奇嘉兴人一个有趣的口头禅:“嘉兴穷虽穷,还有十万八千铜……”

  和位于禾兴路勤俭路东南位置遥相呼应的,是位于禾兴路勤俭路西北位置的楞严寺。威剑带着我们熟门熟路地走进一个小区,路上碰到同样关心嘉兴文史的鸳鸯湖诗社秘书长高贤。原本要外出办事的高贤竟然马上把车子停好,主动和我们一起寻访。我和玉凤茫然四顾的时候,高贤在路边蹲下来,指着旁边一堵墙的下半部分说:“你看,这个就是传说中的大佛的莲花宝座……”

  仔细端详,这一部分的颜色和质地确实和其他部分的石头砖块完全不一样,颜色接近于象牙白,上面依稀还有花纹。正在感慨,高贤就说了那一句:“嘉兴穷虽穷,还有十万八千铜……”

  威剑说,楞严寺虽然没有精严寺那么早,但绝对可以说是嘉兴的骄傲。其中最为著名的明代高僧紫柏大师和由他策划促成的佛教界最辉煌的典籍《嘉兴藏》。

  楞严寺是北宋仁宗嘉祐年间嘉兴百姓钮咸舍地创建的。神宗熙宁时寺内僧人永和在寺院讲《楞严经》,一位姓蔡的丞相为寺院书写了“楞严”的牌匾,由此定名“楞严寺”。其后几度兴废,明万历十二年(1585),得以重建禅堂、经室。翰林院编修、南京国子监祭酒、秀水冯梦祯曾专门撰写《楞严寺建禅堂碑记》。1980年,楞严寺大殿被拆。

  楞严寺以大铜佛著称,崇祯《嘉兴县志》记载: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嘉兴知府蔡承植命住持募建大殿,并铸铜肖像。有人认为这是为了纪念高僧紫柏大师。

  明万历七年(1579),嘉善居士袁了凡提议刊刻方册本大藏经,紫柏大师即与憨山大师等倡缘募刻。期间经历各种艰难困苦,先后在山西五台山妙德庵和余杭径山的寂照庵、化城寺等地刊刻。崇祯末年起,嘉兴楞严寺般若堂也开始刊刻藏经。整部《嘉兴藏》至康熙四十六年(1707)才刊刻结束,历时长达129年。

  《嘉兴藏》改梵夹装为方册线装,是佛藏刊印的一大改革,在形式上便于流通和阅览;所收内容也突破了传统佛典的风格,收了不少地方掌故、历史故事,不少是明清之际的珍贵历史资料。1999年开始,我国对《嘉兴藏》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和整理,重辑出版时正式定名为《嘉兴藏》,被认为是“研究中国佛教者最为珍视的宝库”。

  嘉兴民间传闻,明万历年间那次铸铜肖像,共铸大小铜佛二十六尊,工艺精美,名满江南。这也是“嘉兴穷虽穷,还有十万八千铜……”民谚的由来。让很多人耿耿于怀的是,铜佛多数毁于“文革”。据说最大的那尊铜佛,被肢解而销毁后,熔铜有一万多斤重。现嘉兴博物馆有紫柏大师铜像,高39厘米,宽30厘米,体态圆浑,气宇轩昂。

  在小区的一处树底下,威剑看到了一个很像寺院柱子基石的圆形石头,半掩在树叶和草丛中。在一幢居民楼的西边墙壁下,果然残留着一段楞严寺厢房——因为几乎只剩一堵墙,所以没法用“一间”来称呼。不过这堵墙虽然旧,还比较完整,上面还有两三排的黑瓦,墙壁上的窗户仍能打开,但是朝南的一扇边门已经不能打开。

  威剑沿着这一段厢房往前走,在一幢居民楼前的小院子里,看到一块长条的石头,他怀疑也是楞严寺的。因为他在旁边的一幢办公楼前的台阶处,看到过相似的石条,“仔细看,上面的岁月痕迹还是很明显的。”

  楞严寺里有很多文化记忆,目前还有着这样一段虽然残破但确属真迹的古迹,拿它怎么办?威剑看着我们,问了好多遍。
  

尚存的原楞严寺石阶
 

仅存的楞严寺厢房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