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吕凤子送给梁实秋的画
![]() 梅花仕女图轴 嘉兴博物馆收藏一幅吕凤子的墨色梅花仕女图轴。纸本,墨色,纵67厘米,横33厘米。 画的左上角题:均默先生鉴之。凤先生。钤白文方印“老凤”。左下角题:花外春来路,芳草不曾遮。丁亥凤先生。钤白文方印“凤下生”。右下角钤白文方印“老子写神”。 画中有一树梅花,枝干盘曲遒劲,梅花满树,凌寒怒放,显示了生命的顽强与坚毅。 一位面容娇好的女子倚树而立,凝视远方。她发髻高绾,头戴皮毛发圈,身穿毛领大衣,一手插大衣口袋,一手背后,富丽圆润,若有所思,似有所待。梅花先百花而开,透过灼灼之梅,百花争艳的春天就不远了。也许这就是她所翘首期盼的,如画家在题跋中所写“花外春来路,芳草不曾遮”。 画面布局匀称,线条简洁流畅,墨色浓淡相宜,水墨流漾的线条营造出一种花香人美,出尘脱俗的意境。黄宾虹称赞吕凤子的人物画“笔力圆劲,墨光蓊郁”。 根据题跋,丁亥即1947年,可知这幅画作于1947年,那时国共两党内战正酣。 据“均默先生鉴之”,均墨为梁实秋的号,可知这幅画是吕凤子送给梁实秋的。它如何又从梁实秋手里流出,辗转为嘉兴博物馆收藏,个中原委,不得而知。 吕凤子(1886-1959),原名浚,字凤痴,号凤子,别署凤先生,江苏丹阳人。 吕凤子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和艺术教育家,“江苏画派”的先驱和最重要的缔造者之一。善画仕女、人物、佛像,间作山水、花鸟,尤其长于人物画;书法师从碑学的拥护者李瑞清(1867-1920),工隶书、行草,古雅奇肆;还和其学生杨守玉将西画中的素描引入刺绣,创立“乱针绣”(又名正则绣)。著有《中国画法研究》、《吕凤子仕女画册》、《美术史讲稿》、《吕凤子画集》等。 吕凤子自幼聪颖,少年时期就表现出非凡才气,15岁中秀才,和胡小石(祖籍嘉兴)有“江南才子”之美誉。他早年求学于两江师范学堂图画手工科,系统学习西洋画的哲学基础、画史、画法、画论,还研究教育学,是我国最早一批接受学院训练的美术师资。这也奠定了他人生、艺术方面的价值取向。(范建华《吕凤子研究》) 他一生画画、教书、办学,历任中央大学艺术科教授,国立艺专校长,江苏师院艺术系教授等等。刘海粟、徐悲鸿、吴冠中、李可染等现代艺术大家都曾受教于他,受到他美术教育和艺术熏染。现代篆刻家、书画家钱君匋自言在书法篆刻方面对自己影响最深的是吴昌硕,而第一次带他拜见吴昌硕的正是吕凤子。 吕凤子是中国近代人物画由线描勾勒向素描造型渲染的现代中国画转型的开创者,他一生教学,办学,对中国画坛影响深远。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