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朝乾隆年间,嘉兴府有个叫沈光立的才子。 这年,沈光立进京赶考,到了京城以后,不巧得了重病,卧床不起,错过了考试的机会。之后,沈光立求医问药,病情有所好转,可是带去的银子花完了。一时之间也回不了家乡,沈光立只好在大街上靠卖字画过日子。 这天
清朝乾隆年间,嘉兴府有个叫沈光立的才子。 这年,沈光立进京赶考,到了京城以后,不巧得了重病,卧床不起,错过了考试的机会。之后,沈光立求医问药,病情有所好转,可是带去的银子花完了。一时之间也回不了家乡,沈光立只好在大街上靠卖字画过日子。 这天,乾隆皇帝有些心烦意乱,便换了衣帽,一个人溜出宫,到街上消遣一番。 乾隆正走着,看见一大群人围在一起纷纷叫好。他挤进去,看了起来。原来是个年轻人在叫卖诗文字画。乾隆细看,年轻人的诗句作得很好,他的画,画得也好。让人惊奇的是,这个诗画都会的年轻人思路敏捷、聪慧过人,他还能按照买字画人的要求,当场题诗作画。 乾隆在一旁看呆了,心中暗叹,真是一个少有的才子呀!乾隆记下了这个人的姓名,又问明了他的住处,就悄悄地回宫去了。 回到宫中,乾隆就命令太监传来科考的监考官,问他在今年应考的人中,有叫沈光立的吗,监考官查遍花名册,说没有这个人。乾隆觉得奇怪,心想,如果我不外出私访,这样的人才不就白白流失了。 乾隆爱才心切,想当面试试沈光立的才学,同时也让众位大臣看看,就派人去找到了沈光立,并下了诏书给他,叫他明天早朝去金銮殿朝见皇帝。 第二天一早,沈光立手里提着全部家当——一只竹篮子,上了金銮殿。 沈光立口呼万岁,跪倒在地。 乾隆问道,“下跪何人?” 沈光立说,“小民沈光立。” 乾隆笑道,“既是沈光立,为什么衣裳不湿?” “沈”字又通“沉”字。沈光立一听,知道皇帝在戏考他,于是大声回禀,“前面天子照,背后太阳照,所以衣裳不湿。” 乾隆听了心中大喜,又问,“你身边带的是什么?” 沈光立回答,“竹篮子。” 乾隆问,“带竹篮子有什么用处?” 沈光立说,“可以盛东西。” 乾隆又问,“怎么只说盛东西,不说盛南北?” 沈光立答道,“东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南方两火,北方壬癸水,竹篮子可盛木盛金,不能盛火盛水,只说盛东西,不说盛南北。” 大臣们都称赞沈光立是天下奇才。于是,乾隆就把他留在朝中,封了大官。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