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嘉兴城市的萌芽与形成(2)

2012-04-18 13:58 作者:崔泉森 来源:嘉兴故事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辟塞是嘉兴城发展的起点 秦始皇筑陵水道后不久就死于东巡的路上,此后秦亡,代之而起的是西汉。西汉沿袭秦制设会稽郡,郡治在苏州,管理范围从长江北岸直到钱塘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基本上是当年吴国疆域的全部和越国



  辟塞是嘉兴城发展的起点

  秦始皇筑陵水道后不久就死于东巡的路上,此后秦亡,代之而起的是西汉。西汉沿袭秦制设会稽郡,郡治在苏州,管理范围从长江北岸直到钱塘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基本上是当年吴国疆域的全部和越国的大部。从郡治苏州到绍兴的主要交通线路就是秦始皇完成的水陆通道,辟塞当然地成为这条交通线的重要节点。

  西汉武帝时,嘉兴出了两位政治人物,即严助与朱买臣,都曾官会稽太守。这两人均以诗赋而见长,并且都在平定闽越与东越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大概是他们都是嘉兴人,又在通往闽越的交通线旁居住,通过对往来闽越和苏州的各色人等的了解和观察,获得了大量有关闽越的信息,这一点是他人所不及的,所以在汉武帝经营闽越的事业中建立了不世奇功。这两位大政治家、文学家都出在嘉兴,反映了嘉兴这时已存在产生这一类人物所必需的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他们所处的时代距秦始皇筑陵水道的年代不过百年。可以想象,这时的嘉兴已不是当年吴越边境的荒寨,而成为一个有居民聚居的市镇。严助的故宅位于现天宁寺街以北,这里距当年的辟塞不过二里。朱买臣是中华民族知名度很高的人物,原因是历代广泛流传以他为主角的“马前泼水”的故事,而在地方文献记录中,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就在辟塞边的杉青闸旁。

  杉青闸是运河上的古闸,在宋代以前就已存在,具体建闸年代已不可考,不排除建于汉代的可能性。在这里建闸,可以控制上游的长水和陵水道。长水是平原水道,水流当不甚急,而陵水道则不然,洪水期间,西天目山的大水会沿水道宣泄而下,实在有必要在这里设置水闸控制水流。虽然这是一种推测,但按事理分析,可能性是存在的。

  嘉兴城市的形成

  三国吴大帝孙权黄龙三年(231),“由拳野稻自生”,孙权改“由拳”为“禾兴”,并于此时筑子城。这块“野稻自生”的地方被称为“嘉禾墩”,而嘉禾墩就在杉青闸附近,也就是在辟塞附近。如果当时的辟塞一带仍是水乡泽国的荒野,“野稻自生”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根本不值得大惊小怪。而只是在已成为市镇的土墩上“野稻自生”,才会感到奇怪,并由当地的地方官“上达天听”,被孙权视为国家祥瑞。这个土墩上生长的到底是不是真的野稻,其实大可怀疑。因为东汉、三国时的士人惯于装神弄鬼,经常制造出一些祥异来讨好统治者。但这件事却证明,当时的辟塞必定是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大镇了。这些嘉兴历史上的大事都发生在辟塞,恐怕不仅仅是一种巧合。从由拳改称禾兴,并修筑子城,嘉兴基本上完成了从乡村集镇到城市雏形的转变过程,开始真正成为地区政治中心。

  根据以上嘉兴的片断历史信息,可以梳理出嘉兴城市发展的大致脉络:首先是在辟塞一带形成集镇,然后逐步向南拓展,修子城是城市形成的一个标志。而在嘉兴形成的过程中,不在交通中心的古由拳城则不断被边缘化,最终被嘉兴所替代。在这种变化过程的背后产生推力的就是长水及陵水道的交通因素。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