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前嘉兴城里,烟火气最足的地方就是茶馆。南堰茶馆店以前很有名,在南堰药店斜对面临街的下岸。 茶馆店位于老街的中心,斜对面为竹行弄,通向毛纺厂和范家场;隔壁是为农饭店,饭店边上是个弄堂,走进里面是混凝土浇筑的轮船码头。每天上午九点和下午三点,
以前嘉兴城里,烟火气最足的地方就是茶馆。南堰茶馆店以前很有名,在南堰药店斜对面临街的下岸。 茶馆店位于老街的中心,斜对面为竹行弄,通向毛纺厂和范家场;隔壁是为农饭店,饭店边上是个弄堂,走进里面是混凝土浇筑的轮船码头。每天上午九点和下午三点,海盐班客轮会停靠轮船码头。每天上下船带来的人流量不少,到了星期天更是人挤人了。 茶馆店平时烧水用煤炭,我印象里有根两米多长的捅炉长钎,一捅灶炉子,煤渣散落灰坑火头蹿起。晨曦未露,茶馆店伙计就拔下排门店板,卸下的排门板靠墙放倒,一头伸出门槛。茶馆店里长凳板桌、茶壶茶盅、红茶绿茶……一应俱全,恭候早起茶客。茶客走进茶馆店落座靠窗位置,窗外就是碧水翠叶的南堰塘。 平时茶客以年长者居多,主要是周边的工农、汇农、南湖村的和乘轮船的过客。我小时候每天都要去茶馆店转转,不是去吃茶,而是去捡各种各样的香烟壳子。这是过去小男孩的一项自娱活动,还会与小玩伴相互交换,如同成人后喜欢集连环画、报纸杂志、邮票、玉器瓷器等一样。 茶馆店作为人群集聚的公共活动场所,还兼有社会功能。譬如,嘉兴以前的“吃讲茶”即俗称“叫开”,就是发生矛盾纠纷的当事人双方来茶馆,请有公信力的人士居中调解讲和。譬如,传统文化传播与娱乐大众的评弹,来前都要张榜预告节目和时间,在当地待上一段时间的。世居南堰,现年八十岁的两位老南堰人,回忆了他们眼中的南堰茶馆店。周老先生说,“我白天读书,晚上天天去茶馆店,听‘小热昏’(又名“小锣书”,俗称“卖梨膏糖的”,是广泛流行于江浙沪一带的谐谑曲艺形式。)风趣幽默、插科打诨的表演。”叶老先生对说书记忆犹新,“说书有大书和小书两种,大书是一个人说的历史故事,如《隋唐演义》《水浒传》等;小书是男女搭档,男拨三弦女弹琵琶,说的都是才子佳人的故事。” 七十年代末,隔壁邻居曹会计在自己家里开了茶馆店。彼时我高中毕业待业在家,平时也去茶馆店里转转看看,我在旧笔记本里还翻到了七言诗句: 鸡鸣头遭茶馆开,整桌齐凳候客来。 浓茶提神清肠胃,十文就座泡一味。 聚此知晓八方事,趣闻声传精神爽。 殷勤周到笑迎客,彼此关照两相宜。 一晃五十多年过去了,遍布城乡各个角落的茶馆店早已离我们远去。这几年里禾城的咖啡店,像过去的茶馆店一样愈开愈多。如今的我,在家中品茗,在外喝咖啡,也是适意适宜。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