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粉墨江湖:卞家班的记忆(2)

2012-08-30 08:50 作者:陆明 来源:嘉兴故事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二〇〇七年四月初,我在育子弄遇见卞先生,他左手托着个鸟笼,右手未拄杖,步履蹒跚地去赴鸟友们的茶叙。 卞先生一生除了唱戏,还嗜好养蟋蟀、养鸟。他喂养的秋虫可以过冬。 寒暄之下,卞先生说他已经八十多岁了,


  二〇〇七年四月初,我在育子弄遇见卞先生,他左手托着个鸟笼,右手未拄杖,步履蹒跚地去赴鸟友们的茶叙。

  卞先生一生除了唱戏,还嗜好养蟋蟀、养鸟。他喂养的秋虫可以过冬。

  寒暄之下,卞先生说他已经八十多岁了,活无久,无所谓。

  他的心境还是达观的。

  我望望卞先生,不觉有所思。

  其实,我早就在反思:嘉兴的两位文化耆宿庄一拂先生、吴藕汀先生,生前都没有留下一个口述文本,这是很可惜的。我与两位先生都熟,本可以做这个事却没有做。庄先生二〇〇一年去世,得寿九十四;吴先生二〇〇六年归返道山,已是九三老人。两先生都有著作可传世,人生经历亦大可以圈点。

  口述文本相比日记、书信、传主亲撰的自传、回忆录等,更为优胜的是它甚少掩饰,在讲述时往往情之所至,无暇去作损益的考虑。要言之,口述文本在细节方面更具真实。当然,口述难免也有记忆的失误,这就需要注释来辨析和纠谬。

  口述文本向为治史者看重。我非治史者也,只是有些兴趣罢了。于是,在一个欲雨还阴的养花天气里,我叩开了干河滩那一间陋之又陋的租屋的门。

  卞先生和金老师,记性好,口才也好,善说。我作笔记,稍加整理便能成文。三个月后,得九万字。我估摸这本小书成矣,于地方文化也是有些意思的吧。

  二〇〇九年孟冬,卞韵良先生作别人生戏台。和他一起化于火的,是一顶亲制的盔帽(盔上缀大红绒球)、几只鸟笼及手绘的脸谱。

  卞先生未见到这本书,这是件憾事。所幸金艳霞老师健在,她性格开朗,诸事放下,克享遐年。

  本书之出版,获取到嘉兴市文联的资助。

  老友许岩兄为本书的装帧设计倾注心力,执著甚善,使我感佩。陈家骥兄为书稿特约编辑,多有辛劳。庞艺影、周荣先两兄,最后征集到当年红旗京剧团剧照、戏单,事虽偶然却也有因,盖彼此都是数十年的相识也。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