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助合作运动是骨干 1952年12月,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定》,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道路。农民协会中的一些积极分子,带头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号召,组织互助合作组。 1952年4月,孟金山
互助合作运动是骨干 1952年12月,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定》,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集体化道路。农民协会中的一些积极分子,带头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号召,组织互助合作组。 1952年4月,孟金山常年互助组转为全县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下面称初级社)。到年底,全县建有常年互助组918个,季节性临时互助组1274个,入社、组农户占总农户的28.66%。 1953年春,对农民开展社会主义宣传教育,互助合作有新的发展。但也一度出现追求数字进度的“大呼隆”做法,部分乡、村出现退组现象,县委为此加强了对互助合作的领导。到1953年冬,有926个常年互助组得到巩固,加上1656个临时互助组,组织起来的农户已占总户数的33.38%。1954年,农业互助合作有新的发展,初级社增加到33个,社员553人,并首先建立东站、高庙2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下面称高级社)。到1955年春,初级社迅速增至684个,入社入组农户超过50%。7月,全县农业合作化运动进入高潮。至1957年底,共有高级社157个,入社农户52593户,占农户总数的97.26%。全县基本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完成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发展生产是带头人 在全县基本实现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遵照毛主席所指示的引导农民“组织起来发展生产”的方针,互助合作组织在生产中较之个体农民的生产,已表现了显著的优越性。如丁栅乡江永花农业生产合作社全社共238亩,全社1953年平均产量为340公斤,比该乡平均产量增加40公斤;比该社未组织合作社前亩产增加84公斤。 同时,各级农民协会组织还依靠互助合作的集体力量,积极引导农民向自然灾害作斗争。1950年春、夏、秋三季治虫运动中,各地发动农民10.78余万人,“土法上马”进行了治螟、治虫、采卵捕蛾、掘稻根。同年,利用春、冬两季兴修水利、修筑圩岸、疏通河道,初步兴修了全县水患最大的“夏墓荡”及疏浚溇港、河渠等大小工程,计488处,完成土方圩岸22.33万米,受益田亩达82150亩。1951年冬春期间,修筑圩岸37.77万米,开浚河道1.82万米,受益农田达77996亩,提高了抗灾能力。1953年7月,又动员一切力量,基本解决1.5万亩干白田(缺水严重,出现“龟裂”的田块)和20万亩断水田,基本控制了全县旱情发展,获得了数十年来未有的丰收。是年,全县粮食总产14668万公斤,比上年增加1497.5万公斤。在向自然灾害作斗争的过程中,乡、村农民协会组织积极参加改进技术、推广先进耕作经验,特别是农民协会人员带头实施新耕作法,获得了很大成绩。 (执笔:陆四海 缩编:沈路婧)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