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桐乡竹刻,本为文人玩物

2013-05-27 09:16 作者:叶瑜荪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浙派文人竹刻形成于清乾嘉之后,并逐步成为晚清以来竹刻艺术的主流。主要活动于嘉兴、杭州、湖州和上海一带,其中嘉兴竹人最多。盖因嘉兴位处沪、苏、杭三大文化都会之间,地近嘉定。又因竹刻名家方絜、胡钁晚年皆寓居府城,影响所及,学竹刻谈竹刻开一时风

  浙派文人竹刻形成于清乾嘉之后,并逐步成为晚清以来竹刻艺术的主流。主要活动于嘉兴、杭州、湖州和上海一带,其中嘉兴竹人最多。盖因嘉兴位处沪、苏、杭三大文化都会之间,地近嘉定。又因竹刻名家方絜、胡钁晚年皆寓居府城,影响所及,学竹刻谈竹刻开一时风气。今能见之典籍的竹人即有60余人,而有作品传世者则难以完整统计。

  其中桐乡竹刻是浙派文人竹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桐乡处苏杭之间,文化底蕴深厚,书画、篆刻代有名手,竹刻随篆刻伴流,两百年来流传有序。

  入艺林志最早的桐乡竹人当是嘉道时沈振名,字藕船,自号御儿乡农,石门(即崇德)人。曾为李遇孙摹刻朱彝尊《烟雨归耕图》于竹秘阁,篆刻精妙,款题:“道光戊子(1828)四月”。此事《竹人录》、《竹人续录》均有记述。

  稍后的胡钁则堪称浙派文人竹刻的代表之一。胡钁(1840—1910),字匊邻,号老匊。工诗,擅书画,治印与吴昌硕不相伯仲,其子小匊亦擅刻竹。

  清末另一竹人吴宝骥(1870—1934),字柳塘,精刻扇骨,入《竹人续录》。民国时期,崇福张学、濮院高钅监青、朱历生等均有竹刻扇骨作品留传于世。1949年以后,崇福某半居主李蓉汀(1913—2005),强道(1918—1994)等,仍坚持业余刻竹,使竹刻技艺在桐乡未致中断。

  1973年以后,乌镇钟良骥(字山隐),转攻竹刻,并得北京荣宝斋关注和推介,使久已沉寂的竹刻有了复苏的希望。1979年以后,我返城入手工艺品服务部,开始尝试以子恺漫画入刻。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有更多篆刻、工艺爱好者加盟竹苑,以梧桐、乌镇为集结地,形成了桐乡竹刻的艺术群体。目前,有一定影响的竹人就有钟山隐、叶瑜荪、王其伟、顾君、宋广西、蒋勤、陈淇青、陈建新、蒋承昌、陆志根、于雄略、吴秋涛、沈晓红、徐云奇、姚兆能、蒋培华、秋明玉、陈雅琴等。

  文人竹刻本为文人间的玩物,然而,作品一经流传,其简洁雅致、诗意盎然、清新秀逸的艺术风格很快赢得了人们的喜爱。浙派文人竹刻,受浙派书画篆刻及学术思想影响,有重文人情趣而轻匠人技艺的倾向。要求作品能体现个人感情的自然流露,讲究个人修为,有书卷气,故浙派竹人多为学者、儒生。

  文人竹刻与文人画同属一脉,主张作品应抒发主观意趣,要将诗的意境移入画中。一件作品没有感情和诗意,技法再好,也只是“虽工亦匠,不入画品”。浙派文人竹刻崇尚文气,以能体现文人气息为上,注重题跋和款识。

  文人竹刻本是自赏自用之物,故题材以小品为多。梅、兰、竹、菊、小像、蔬果、虫草、玩石,皆能玩味入刻。格言、警句、铭文、小诗,或自题自刻;或直接将文人画意再现于竹端。又因不少竹人本是篆刻名家,摹刻金石文字亦成竹苑时尚。品类除文房所用的臂搁、笔筒外,以扇骨为最多。此外,竹根印章和竹杖亦是文人之所爱。而嘉定竹刻所擅长的仙佛仕女,灵兽珍禽和场面宏大的历史人物故事、名山胜迹等传统题材,则很难在文人竹刻中见到。

  桐乡竹刻崇尚文趣与书卷气,以能体现文人气息为上。在题材上除画本、小像外,多名家书画、蔬果小品,或自题自刻,也有摹刻金石文字。品种以扇骨、臂搁、笔筒为主。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