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十世纪初,鲁迅与许寿裳在东京 一九〇三年十一月初,浙江同乡会在王维忱寓所第二次集会,决定为建立新的革命团体立即回国分赴各地开展活动。陶成章和魏兰分往浙江、安徽;龚宝铨往上海;张雄夫(已在上海)和沈瓞
![]() 二十世纪初,鲁迅与许寿裳在东京 一九〇三年十一月初,浙江同乡会在王维忱寓所第二次集会,决定为建立新的革命团体立即回国分赴各地开展活动。陶成章和魏兰分往浙江、安徽;龚宝铨往上海;张雄夫(已在上海)和沈瓞民往湖南,与华兴会的黄兴联系;汤尔和、沈瓞民回国向北洋政府请愿,开创了我国有组织的学生运动。 《浙江潮》创刊于一九〇三年二月,三十二开本,月刊,每期约八万字,为思想、文化、知识性的大型综合性期刊。孙江东、蒋百里主编了第一至第五期。后因蒋百里入士官学校学军事,第六期起由许寿裳接编。王维忱任编辑之一兼发行人。杂志编辑部名义上设在东京神田学生会馆,实际经常在王维忱寓所办公。 一个在民族民主革命中起到先驱作用的宣传舆论阵地,在嘉兴革命青年为主的志士手中创立了。 ![]() 在这个阵地上,学子们以赤忱的情怀、洋溢的才华,“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蒋百里写的发刊词就是一篇提倡民族民主革命的檄文,从十八世纪西方革命运动论到中国的近代史,洋洋洒洒,证古说今,分几期登完。对于刊名,蒋百里作了这样的解释:“可爱哉浙江潮!可爱哉浙江潮!挟其万马奔腾排山倒海之气力,以日日激刺于吾国民之脑,以发其雄心,以养其气魄。二十世纪之大风潮中,或亦有起陆龙蛇挟其气魄以奔入于世界者乎?西望葱茏,碧天万里,故乡风景,历历心头。我愿我青年之势力,如浙江潮,我青年之气魄,如浙江潮,我青年之声誉,如浙江潮,吾愿吾杂志亦如之,因以名。”他还借伍子胥矢志复国的故事发出警策说:“忍将冷眼,睹亡国于生前,剩有雄魄,发大声于海上。” 蒋百里又以飞生、余一等笔名发表《国魂篇》、《民族主义论》等长篇论文,呼吁民主革命,弘扬民族精神。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文鼓吹立宪。蒋百里虽然与他私交甚好,视为恩师,思想发生分歧时,即在《浙江潮》上发表《近时二大学说之评论》,予以驳斥,双方展开论战。掀开了一九〇五年白热化的革命派与改良派大论战的序幕。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