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是一张残缺不全、满是皱褶的纸,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嘉兴兰台药局用来包药用的包装纸,中药店习惯叫它套包纸。按照中药店以往套包纸的规格,这张套包纸应属最小一种,且被撕破后又裁去了周边,纯属一张残纸。 套包纸的质地为牛皮纸,虽然历经七十多年,纸张显
![]() 这是一张残缺不全、满是皱褶的纸,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嘉兴兰台药局用来包药用的包装纸,中药店习惯叫它套包纸。按照中药店以往套包纸的规格,这张套包纸应属最小一种,且被撕破后又裁去了周边,纯属一张残纸。 套包纸的质地为牛皮纸,虽然历经七十多年,纸张显薄且表面已失去光泽,但依然韧性十足。套包纸上的所有字体为套红印刷,字体的排列按套包纸的对角线横竖展开,这是因包中药的方式而定。文字清晰可辨,纸的正中印有“兰台药局真不二价”八个字,分左右两行竖写。上面印有“乾隆年间老店”六个字,下书“每逢一号十五号朔望现钱一概九扣”,字体略小。套包纸的右边印有“本局自吴江迁在浙嘉西河街下岸开张,今移至北门大街上岸石库门内,发兑各地正精选饮片、葆元贡带、高丽人参、鹿茸燕窝、虎鹿龟驴诸胶,遵古丸散,秘制膏丹沙甑,各种花露药酒一应俱全。凡绅商赐顾,请认明本局招牌为记,庶不致误”,这段文字将兰台药局变革和药局经营特色告之于民。 从文中专门提到的“葆元贡带”可见,使用这张套包纸的时间当在兰台药局还在制作、经营葆元贡带时期。葆元贡带,全名为“安息葆元贡带”,传是据当年兰台药局创始人徐大椿应乾隆皇帝之召入宫任太医时抄录的秘方所制。它用水安息香、麝香、鹿茸、上肉桂、丁香、祁艾等名贵中药材配伍,精心制作而成,奇香袭人。药物被碾磨成极细药末,夹制于绸缎制成的束带之中,贴肉束于腰部,药力渗透肌肤,入以脏腑。有温阳、暖宫、护肾、保元镇痛、和气养血之功。在乾隆及以后的各个年代,曾作为贡品入宫,故名“安息葆元贡带”,曾为兰台药局一宝。 套包纸的左边还印有两排字:“货真价实诚心无欺,只此一家别无分出。”在纸中间的“真不二价”处,还盖有一枚长方形的蓝色印章,印章上的“兰台药局电话30号”八个字依然清晰可见。显然,这是当年兰台药局使用的电话号码。 这张包药纸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在兰台药局工作时,清理废物发现后保存下来的。为了考证它的年代,我在二〇〇六年曾专门拜访了一九三九年就进兰台药局学生意、直至退休的“老兰台”范士宏先生。当年,范老虽已八十一岁高龄,满头银发,但思路清晰、谈吐活跃。范老用一口海宁话不假思索地说:“这是东洋人来格辰光,兰台药局用的包药纸。”范老还拿着纸翻来覆去地细细察看说:“格辰光,店里还在制作安息葆元贡带,我在四几年时还亲身做过,到一九四九年后就不再制作了,因为有些药配不齐了。”范老继而感慨地说:“中药是一个好东西。兰台药局过去自己做的丸散膏丹真是货真价实,除了安息葆元贡带,还有全鹿丸、廿四制金柑、廿四制青宁丸、八宝眼药、太乙神针几十个品种。廿四制青宁丸清热泻火利两便,效果交关好。” 范士宏先生先生已于三年前过世,但这位吃了一辈子中药饭的“老兰台”留给我的印象和他对中药及兰台药局的无比眷念之情,让我难以忘怀。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