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下第一苦,摇船、打铁、做豆腐,海盐民间流传着这样的古话。 从前,在水乡农村,主要交通运输工具就是木船。摇船,是水上的手工作业,船工在河里与风霜雨雪打交道,应付各种情况比陆上要困难得多,所以船工被比作露水野猫。打铁,靠的是拉着风箱将铁烧红,
“天下第一苦,摇船、打铁、做豆腐”,海盐民间流传着这样的古话。 从前,在水乡农村,主要交通运输工具就是木船。摇船,是水上的手工作业,船工在河里与风霜雨雪打交道,应付各种情况比陆上要困难得多,所以船工被比作“露水野猫”。打铁,靠的是拉着风箱将铁烧红,再一锤一锤锻铁成器,也是很艰辛的;而做豆腐,俗话说“豆腐水来做,阎王鬼在做”,又说,“日里挑水三百担,夜里盘磨到天亮”,也是个辛苦活。 摇船,却排在天下第一苦的首位。生活在农村里的孩子,从小就会把橹扛到船里,自己学习摇船。刚开始是将船链系在河埠树干上,两三个小孩一起练习摆橹动作,摸索着掌握橹在橹拧头上摆动的角度和力度,基本要领掌握后就开始单独操作了。但小孩只能在河浜里“内训”,要练习好长时间才能摇向外河。 摇小船也好,大船也罢,都是控橹的一门手工活,脚是不能用力的,俗话说“摇船脚用力,坐舱大吃力”。橹功不精的摇船工是用脚力帮倒忙,把船摇得左右摇晃。实际上,一个内行的摇船人是在不停地以重推重扳、轻推轻扳、快推快扳、慢推慢扳、重推轻扳、轻推重扳,随风向、水流等控橹调节手段指挥行船,让船不管在如何恶劣的天气下,还是在大河小浜,都能乖乖地听摇船工的指挥。 学会摇船好处多。记得一九五七年,我们沈荡初中学生摇船去新星大队扫除文盲,我也能上橹摇船去帮忙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回乡务农,母亲有病,我就独自摇了一条木船去石泉集镇为母治病。在家务农的两年中,也曾为家里翻建新房而和邻村人摇船去王店石灰厂买石灰、石料。后来又和本队社员远去嘉兴卖番薯。在小队里,外出卖任务粮、碾米加工口粮等都是用船的农活。 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水泥船、挂桨船、铁皮船多了起来。现在海盐本地的木船除部分渔民还在用以外,其他运输中用木船就很难见到了。而年轻人能摇船的,在水乡竟然称得上稀罕了。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