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寇于1937年秋侵入乌镇,植材小学学校解体,不久,校舍也成了一片废墟。但是,同学之情永远不会忘却时隔六十年后的1996年2月14日(事也凑巧,正好是木心的生日),身在纽约的木心致信乌镇植材小学校友会徐家堤。他
日寇于1937年秋侵入乌镇,植材小学学校解体,不久,校舍也成了一片废墟。但是,同学之情永远不会忘却——时隔六十年后的1996年2月14日(事也凑巧,正好是木心的生日),身在纽约的木心致信乌镇植材小学校友会徐家堤。他说: 我之所以与乌镇未尽因缘,是由于你们的热忱感动了我,打破了我秉持了半个多世纪的自甘沉默,但还不足以扬眉吐气回馈故乡,仅只出明心迹,期之于后耳。你每信都提到陆渠清、吴柏松、魏午堃、钱履坤、沈钤(罗凡)、沈品年……(笔者注:以上提到的,都是木心小学时的同学)你的做法,令我叹佩,引我记忆复萌。他们的音容笑貌,肤色步姿一一宛然在目矣。虽属童年蒨雨,俨然越洋新知。无奈我漂流海外,浪得虚名,离我的目标远之又远,旦夕伏案写作,孜孜不敢稍怠。归期未可预卜,还望诸位善自珍摄,幸得相见,乐何如之…… 半个月后,木心又给植材小学校友会来函,云—— 家堤先生: 今托刘君汇奉人民币捌百元。聊资贵刊印寄之费,敬请哂纳。 此颂春安 木心 三月五日 ![]()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