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郑之章(1867~1955),字折三,号郑乡,别号松南剩叟。嘉兴新塍人。清末秀才,南社社员,著有《折角如意斋诗钞》、《郑乡新溪棹歌》、《蔬果百咏》、《小郑蚕谱》等。浙江省立嘉兴图书馆成立后,郑之章捐献了几百种
郑之章(1867~1955),字折三,号郑乡,别号松南剩叟。嘉兴新塍人。清末秀才,南社社员,著有《折角如意斋诗钞》、《郑乡新溪棹歌》、《蔬果百咏》、《小郑蚕谱》等。浙江省立嘉兴图书馆成立后,郑之章捐献了几百种古籍。一九五○年其受聘为浙江省文史馆馆员。 《无敌歌》系小楷作品,竖书于横二十六厘米,纵二十二厘米的宣纸上。布局工整,字迹清雅,其中附注的字体小如蝇头。笔墨造诣,叹为观止。除加盖“郑之章”印章外,另有“重游泮水”和“八十年来自在身”两方闲章。它不但是一首嘉兴抗战的纪事诗,也是一幅精巧的书法小品。 作为一个盛名乡里的前清遗老,一位八年抗战的亲历者,郑之章在国仇乡恨的大是大非面前,保持了民族气节。诚如他在诗作《无敌歌》序中“自号无敌翁”那样,爱憎分明。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之际,他用手中的笔,为嘉兴抗战史实录了一份侵略者的罪状,从中也抒发了一名文化老人对抗战胜利的喜悦心情。此诗作为庆祝胜利的特殊贺词,郑之章以“部民”的名义,将其赠予了在凤桥坚持抗战八年的嘉兴县县长王梓良先生。 《无敌歌》是嘉兴抗战史中的一个缩影。赏阅郑之章这首诗歌的墨迹,不但能了解嘉兴,特别是新塍抗日历史中的许多事件,也可从中感受一个文化名人在诗作韵律中的悲喜情仇和书法之隽秀精美。 无敌歌 并序 部民郑之章呈稿 抗战以来,目中有敌,胸中无敌。因自号无敌翁。然谨于诗中不着一日字耳。今既得到最后胜利。驻新残敌一麾即去斯。可谓真无敌矣。在乡言乡,为作是歌。 岁次丁丑海扬尘,倭奴发难析木津。 野心勃勃肆鲸吞,万里江山半楚氛。 老夫辟地庄泾邨,岁暮还乡增悲辛。 是岁十月十七晨,敌始入境纷杀人。 郭五夙具劣性根,迎敌邀功妄自尊。 乡人忍痛至戊寅,四月十二屈复伸。 越月相率祀关神,敌忽来袭游击军。 东南两市纵火焚,更毁福地与凤山。 己卯六月十二辰,飞机一过死横陈。 讵意十一月之间,军化虫沙力告殚。 大好枌榆乡再沦,辛已闰六月中旬。 赵壁虽曾浃辰完,煞恨复来沈汉奸。 要敌护驻新其身,鸱毁民屋百千橼。 筑城大于景云年,俄而狼狈自相残。 焚巢殃及南市尘,为虎作伥却复前。 一蟹不如一蟹鲜,吸民脂膏将竭焉。 天幸国府善交邻,盟军东指敌胆寒。 乙酉孟秋月上弦,受降捷报通国传。 再宿我军来保安,残敌鼠窜民腾欢。 庆祝胜利着先鞭,举目新城一刷新。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