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丰桂老师

2016-01-04 08:32 作者:范树立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丰桂老师是丰子恺的堂侄女。缘缘堂重建时,她曾经捐赠一扇焦门,那是在日寇炮火下烧焦的缘缘堂原物,是其父亲在大火中抢出来的。现在,这扇焦门被安置在重建的缘缘堂墙门里,外面罩上了玻璃,旁边写着:此为缘缘堂原物,1937年11月毁于日军炮火。焦门由丰子

  丰桂老师是丰子恺的堂侄女。缘缘堂重建时,她曾经捐赠一扇焦门,那是在日寇炮火下烧焦的缘缘堂原物,是其父亲在大火中抢出来的。现在,这扇焦门被安置在重建的缘缘堂墙门里,外面罩上了玻璃,旁边写着:“此为缘缘堂原物,1937年11月毁于日军炮火。焦门由丰子恺的堂兄丰嘉麟保存并捐赠。”丰桂老师还曾在丰子恺纪念馆担任讲解员,热情生动地为参观者详细讲述堂叔丰子恺的个人经历和艺术成就。

  我早在六十年前就认识了丰桂老师。那是在解放初,丰老师在崇德县完全小学教书,我当时在那里上学,她教我们语文和音乐课。丰老师讲授的文化知识如今虽已模糊,但她上课时讲述自己经历的抗战故事,我仍记忆犹新;丰老师教我们的《游击队歌》、《大刀进行曲》、《毕业歌》等歌曲,还会在耳边响起。这些抗战歌曲,我到现在仍能一字不漏地唱出来。当时,学校有一架旧脚踏风琴,上课时,丰老师会边弹琴边唱歌。她上音乐课时,声音洪亮,吐字精正,感情充沛,教得十分认真。

  丰老师上课时,时常回忆自己抗战时参加教师培训班的往事。抗战时期,丰老师和崇德的几位青年学生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鬼子封锁线,来到浙江山区的教师培训班学习。那时的条件很差,吃的是咸菜淡饭,住的是草棚,甚至教室也是一个大草棚。讲课的老师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天天教唱抗日歌曲。每天除了上课,学员还要做体操、参加军事训练。我记得,丰老师对我们说,那里空气清新,自然环境好,大家都很开心。她说,每天饮用的是高山上流下来的泉水,味道很好,有一股甜味。

  当年的崇德完全小学设在西寺(崇福寺)里。西寺鼎盛时有僧人两百多,是浙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所寺院。以往,来到崇德的外地客商,都要到西寺去进香。后来,西寺的大部分,被太平军烧毁,只剩下金刚殿和几间僧舍。这些破旧房子,就成了我们简陋的教室。教室两旁都是木板门窗,光线很暗;冬天寒风吹进来,很冷;下雨天,屋内多处漏水。丰老师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坚持进行教学工作。

  我小学毕业后升入中学继续学习,在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一直没有见过丰老师。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被桐乡县政协聘为特约文史通讯员,去参加文史工作会议,惊喜地见到了她。

  我上前打招呼:“丰老师,你好!”她当即拉住我的手:“你是范树立!”我惊喜道:“是的,丰老师你记性真好!”我十分感动——时隔三四十年,她竟还能记起学生的名字。

  从那以后,我和丰老师每年都会在文史工作会上见面。我们一起搜集整理乡土史料,研究探讨文史问题。每年的文史工作会议结束后,还要分组讨论文史搜集整理计划,丰老师在石门小组,我则在崇福小组。等各地文史资料收齐后,由县(市)政协文史资料编辑委员会汇编,然后出版一辑《桐乡文史资料》,我和丰老师每年都有文章入选。

  那时,各地搜集整理的文史内容有抗日战争史料、解放战争史料、土地改革资料、农村合作化资料、桐乡名人资料、全县名胜古迹资料等。由于各镇的特约通讯员都是当地文史爱好者和文艺创作骨干,所撰写的文史资料基本能做到“三亲”:亲历、亲见、亲闻。所以,汇编的文史资料专辑,每篇文章都比较翔实,内容丰富,真实可靠,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