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倪家马棚轶事(上)

2016-02-05 12:03 作者:陈建华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倪家马棚也叫倪家墙门,是一座近百年的老院,位于嘉兴城内原少年路24号,墙门坐东朝西,与今天的道前街口贴对。上世纪九十年代因城市改造,倪家墙门被拆除。 出生在倪家墙门里的我,与倪家太公的曾孙大雄同岁,自小一起长大,转眼都已是近七十岁的老人。上世

  倪家马棚也叫倪家墙门,是一座近百年的老院,位于嘉兴城内原少年路24号,墙门坐东朝西,与今天的道前街口贴对。上世纪九十年代因城市改造,倪家墙门被拆除。

  出生在倪家墙门里的我,与倪家太公的曾孙大雄同岁,自小一起长大,转眼都已是近七十岁的老人。上世纪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后期,大雄的太公曾在墙门里养过马,最多时有十余匹,以后在嘉兴便有了“倪家马棚”这个叫法。倪家马棚在嘉兴也就出名了。大雄的母亲回忆,当年倪家养马用途,一是将马出借,用以婚庆(也有大户人家租马办素事用)。每逢有人家婚嫁迎娶租马的时候,一匹马和一个马夫可收两个大洋。钱多的人家还会租四匹或六匹马,以显排场、派头。用以迎亲的马都要挑选高大、毛色光亮、卖相好看的。每匹马的脖子上还要套系着响铃的铃圈,马背披上大红丝绒垫子。在那个年代,新郎骑着高头大马到女家迎亲,新娘也骑上马,由马夫牵着在嘉兴城里走上一圈,马蹄声响,铃响叮当,算是风光十足。就相当于现在开着奔驰或宝马去迎亲的一个车队;其二,有要出城到乡下或他处办急事的,车船已过点,就会租马以代车船。一般是由马夫骑马载客,或是单由马夫骑马去送物、送信;其三,倪家空闲时也将马出租给别人搞运输,解决市场和一些人的需要;其四,母马的马奶也是一些市民的所爱,当时有专门预定倪家马奶的,倪家佣人还会牵着母马走街跑巷,当场挤给要的人家。

  日寇入侵嘉兴后,倪家也不再养马了,但“倪家马棚”却一直延续叫好几十年。那时人家问你住哪里,跟他说在少年路24号未必知道,但一说倪家马棚,对方马上会说“哦,马棚里”。随着岁月的流逝,倪家墙门也因旧城改造而被拆迁,旧址消失,人们对倪家墙门的印象也而慢慢淡去。但是近一个世纪来,嘉兴城里养马出租的唯有倪家马棚,再无第二。

  倪家马棚里边很大,从少年路墙门口到最里边的大园有几十米进深,与东面的瓶山仅一墙之隔。倪家墙门有两道门,从头墙门到二墙门相隔十来米。进入二墙门,里边一个大天井,地面用青砖竖铺。一排三楼三底砖木结构的瓦房,底层是落地长窗,每间之间用一扇落地长门相通,这里是倪家当年的住宅。倪家楼房的正对面有一个小花坛,一株腊梅和一株香椿树相对而立。花坛西侧有一口水井,旁边种着几株槿树。墙门里的妇女都用槿树叶泡出的汁水洗头,洗好后头发光亮柔软。

  走过天井,折弯走过一条小弄,是一排四间的平房和一个面积有两个篮球场大小的大桑园。几间平房是当年的马舍和马夫的住处,每间房子的柱子上都有当年拴马的铁环。有两间平房的外墙柱上还有两个长方形的框,外面罩一块玻璃,里边可放一盏马灯,以作晚上照明。马不养后,倪家就将这几间平房改成住房与其他几间空房一起出租。上世纪四十年代中叶,我就出生在这其中的两间平房,直到1983年搬出。

  倪家前面,一片大大的桑园地里,有几十株排列不齐的桑树,粗壮、灰黑、长有青苔的树根和糙厚的桑皮,显露出它们饱经风霜。虽然苍老,但到了夏秋两季养蚕时,满园桑叶茂密,一片翠绿。清晨,打开家门,面对一片绿色,神清气爽。桑叶长大后,倪家就卖给上门来收购桑叶的蚕种场。春夏时季,下了几天雨后,桑树干上会长出一朵朵黑黑的桑耳,树根有时还会生出一株株桑蕈,我常在雨后到桑树园里采摘桑耳和桑蕈,鲜嫩的桑蕈吃起来鲜美无比、齿颊留香,难以忘怀。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