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秋夜,宿舍楼下传来蟋蟀鸣叫,有几只声音特别洪亮,叫叫停停,带金石声。我听得出,必定是将军级的。每当听到这样的叫声,我就会想起捉到过的一只蜈蚣蟋蟀。民间传言,与蜈蚣或蛇为伍的蟋蟀,特别善斗。 读小学四年级那年暑假的一天下午,我到后门外的菜地里
秋夜,宿舍楼下传来蟋蟀鸣叫,有几只声音特别洪亮,叫叫停停,带金石声。我听得出,必定是“将军级”的。每当听到这样的叫声,我就会想起捉到过的一只“蜈蚣蟋蟀”。民间传言,与蜈蚣或蛇为伍的蟋蟀,特别善斗。 读小学四年级那年暑假的一天下午,我到后门外的菜地里去捉蟋蟀。一会儿,“唧唧——唧唧唧唧”,茂盛的南瓜藤下传出几声铿锵有力的蟋蟀叫声。我俯下身子,蹑手蹑脚走到墙脚边,等它再叫。听准了,是在南瓜藤根边的一块石头下面。我当即跪在地上,悄悄翻开石头,果然是一只赭色羽翼的红头大蟋蟀,旁边还有一条红头黑背的大蜈蚣。我一阵狂喜,找到了真正的“蜈蚣蟋蟀”!连忙双手合成罩形,不顾一切地扑下去,蟋蟀捉牢了,却被蜈蚣咬了一口。 我兴冲冲回到家里,刚将蟋蟀养在瓦盆里,就觉得左手背麻滋滋的。这才发现,食指与中指的虎口间有两个牙齿印,渗出丝丝血水。 不一会手背肿胀起来,肿得馒头似的,左腋下的淋巴结也有点痛。父亲问我怎么回事,我说被蜈蚣咬了一口。正巧大舅从乡下来,见此情况,即拿了一把铁耙,叫我领他到捉蟋蟀的地方,三耙两耙,翻到了那条蜈蚣,将它砸死,摘下一根南瓜藤,与蜈蚣一起捣烂了,敷在我肿胀的手背上。大舅说,用咬我的那条蜈蚣来以毒攻毒,最灵验。父亲不放心,买来几粒“消治龙”(一种消炎片)叫我吞下;晚上,将手背上的“蜈蚣南瓜藤糊”拿掉,涂上万金油,在伤口涂了些红药水。整整三天,我头颈里系着带子,左手吊在胸前,蟋蟀是无法再捉了,但仍然天天邀请小伙伴们带着各自的“将军”到我家来斗蟋蟀。我为之付出伤痛代价的那只“蜈蚣蟋蟀”,身宽牙阔,斗性极猛,一直打斗到中秋节前后,从未吃过败仗。它是在霜降前后老死的,我为它做了一只泥棺材,葬在天井的花坛里。 少年时代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捉蟋蟀和斗蟋蟀。我每年都养着十多盆有“元帅”、“将军”称号的蟋蟀。我家天井里也有许多蟋蟀,都是打斗后放生的残兵败将。它们回到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白天黑夜不断地振翅鸣奏。“唧唧——唧唧——”,清音悦耳,那是雄蟋蟀对雌蟋蟀发出的爱情呼唤;“唧唧,吱——唧唧,吱——”,琴声悠扬,那是雄蟋蟀对同在一块碎瓦下的雌蟋蟀诉说衷情。它们虽然灰头土脸地被“元帅”、“将军”们摔出盆外,甚至被咬断了大腿或长须,却比老死在瓦盆里的“元帅”、 “将军”们要幸运得多。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