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回忆民丰工人报

2016-04-14 10:27 作者:王柏强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五十多年前我上高中时,曾在民丰工人报当编委,帮忙近一年。如今虽已时隔半个多世纪,往事却还清晰地浮现在眼前,让人难以忘怀。 印象最深的事是,每周去印刷厂校对。那时的嘉兴印刷厂在人民公园边的春波桥堍。编好稿子,初步划个版样后,我们就将之送到印刷

  五十多年前我上高中时,曾在民丰工人报当编委,帮忙近一年。如今虽已时隔半个多世纪,往事却还清晰地浮现在眼前,让人难以忘怀。

  印象最深的事是,每周去印刷厂校对。那时的嘉兴印刷厂在人民公园边的春波桥堍。编好稿子,初步划个版样后,我们就将之送到印刷厂。当年还是人工铅字排版。所以印刷厂给我的印象就是到处黑乎乎,从厂门到厂道,从墙壁到屋顶,深深浅浅的黑灰色染遍了一切场所,几乎找不到一点其他的任何色彩。排字的工人也是整个人浸染在铅黑色中,帽子是黑的,衣服是黑的,围裙是黑的,鞋袜是黑的,粗糙开裂的大手更是乌黑乌黑,更令我揪心的是他们的脸色也几乎个个都是灰中带青。每当走进印刷厂,我总感觉特别冷。进入车间,我更会不由自主地缩紧身子,只想尽快完成校对,跑出车间。

  那时候,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困难时期,人们的粮食供应都是“低标准,瓜菜代”,凡五谷杂粮一律要凭粮票买卖。我虽然饭量不大,但每月二十几斤粮食,肚中又很少有油水,就常处在半饥饿状态。可能由于民丰厂是国家知名的重点企业,政策上有一定的倾斜,凡是加班超过夜里十二点,食堂就会分发每人一份不用粮票的夜点心,一般都是两块发糕或者两个馒头,热气腾腾,喷香喷香。

  厂报的编委,每晚也要安排一到两人值夜班,我们常常要跟着值夜的厂长跑车间,许多生产性的现场会议也往往会及时在深夜召开。我清楚记得厂报领导常有事无事地嘱咐我:“小王,今夜你值夜班好了……”这是因为这免粮票的发糕、馒头,在那个年代实在是太珍贵了!我拿到后自己也舍不得吃,就常带回家去与弟妹共享。

  到了民丰工人报工作,我才知道民丰造纸厂内还有个保密车间,就在厂区西北侧的一个独立区块。除了厂领导和这个车间的工作人员,其他人都不能走近这个车间。远远望去,车间的厂房虽然不很高大,却宽敞明亮。大大的玻璃窗里,一长溜漆成鲜亮绿色的金属外壳包住了整条流水生产线。忽高忽低、忽宽忽窄的金属架构透射出一股神秘的氛围。这些机械不像其他的造纸机械那样高大粗犷、机声隆隆,而是相当玲珑剔透和细腻精巧,车间内外也一尘不染,基本听不到机器轰鸣。几个月工作下来,我很想了解这个保密车间的一切。好在厂领导十分重视厂报的工作,给了我们几个编委几张进入保密车间的通行证。记得有一次厂领导要去这个车间,让我跟他一起去,我终于有幸近距离参观车间全貌。原来,当时在我国工作的苏联专家撤走后,把生产电容器纸的全部设施和技术都带走了。民丰造纸厂接受了中央交付的任务,必须自力更生,研制生产急需的电容器纸。于是就有了这个保密车间。后来,研制生产获得成功,被戏称为“反修纸”的“民丰电容器纸”名扬全国,民丰造纸厂还出了一位受毛主席接见的全国劳模,她就是当年十分罕见的工程师型的全国劳模陈志蔚。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