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历史人物史料漫谈(四)

2016-06-16 09:14 作者:张森生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我见到的一本资料中,有文章说明代诗人贝琼是桐乡屠甸人。这没有错,因为有史书为证,说他是千金乡人,千金乡属屠甸。但一般说法是,贝琼在元末隐居于千金乡殳山。《贝琼集》中,他自己也说余避地于千金圩。但如说贝琼出生于屠甸(《桐乡文史资料》第四辑的

  我见到的一本资料中,有文章说明代诗人贝琼是桐乡屠甸人。这没有错,因为有史书为证,说他是千金乡人,千金乡属屠甸。但一般说法是,贝琼在元末隐居于千金乡殳山。《贝琼集》中,他自己也说“余避地于千金圩”。但如说“贝琼出生于屠甸”(《桐乡文史资料》第四辑的《贝琼》)就有点牵强了。贝琼在迁居千金圩后,有《忆语溪旧业》诗,有句云:“不到溪南宅,桃花又一春。”说他的旧宅在语溪,他的祖辈、父辈是住在语溪以南,他当然生在语溪。可有的作者为了证明贝琼出生于屠甸,说贝琼的祖父贝谦迁至千金乡千金圩。但未见举出这一史事的出处,这一说法就难以成立了。

  有关历史人物史料的考证,有时发现了新史料,就可以纠正作者自己以前撰文中说法的谬误。如我曾根据吴之振《黄叶村庄诗集》(木刻本)中编有张杨园《和种菜诗》两首,指出流传的原来黄叶村庄内的刻石拓本的张履祥和种菜诗八首中有六首是徐晟写的,张履祥和种菜诗只有两首。但后来看到北京匡时公司拍卖的《种菜诗唱和诗册》(手迹),发现这两首诗也是徐晟作的,接着我查了张履祥年谱,发现张履祥于康熙十三年(1656)逝世,而吴之振的《种菜》诗作于康熙十四年(1657)。所以张履祥生前没有读到《种菜》诗,怎么和呢?于是我写了《从种菜诗唱和诗册说起》,投寄给南湖晚报,在2013年1月25日的“曝书亭”版面发表,指出自己以前说的张履祥和种菜诗两首的说法是错误的,向读者致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