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听老农说,嘉兴的踏白船以三塔塘南北的几个乡最好,其中马河乡(嘉北乡前身)小红庙的踏白船队是当时最有名气的几个船队之一。 小红庙村的踏白船称为水踏白,形式多样十分花俏,以动作惊险出名,凡看到过小红庙的踏白船的人都说有看头! 小红庙是马河乡收藏
听老农说,嘉兴的踏白船以三塔塘南北的几个乡最好,其中马河乡(嘉北乡前身)小红庙的踏白船队是当时最有名气的几个船队之一。
小红庙村的踏白船称为“水踏白”,形式多样十分花俏,以动作惊险出名,凡看到过小红庙的踏白船的人都说“有看头!”
小红庙是马河乡收藏村的一个自然村,村傍穆河溪西岸,村民在溪中植荷种菱,农闲时还捕鱼捉虾,男女老少差不多都会摇船。每年农历三月十六日的踏白船竞赛活动,小红庙都组织踏白船队参加,选中的踏白船队员,不仅个个身强力壮划船技术好,而且水性也好。村里规定,凡选中人员每天都要训练两个小时,训练时要求做到思想统一、号令统一,动作划一。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在踏白船比赛的前一天三月十五日,还要在穆河溪中进行预演,要求村中男女老少齐在溪边观看。 农历三月十六日一早, 村里负责后勤的人员首先出发,将满载着祭祀蚕花娘娘的供品,和参赛人员聚餐用的粮食柴草餐具等的船只摇到三塔附近,等待踏白船队到来。接着踏白船也出发了,船上的桨手都穿着统一的服装,光着头,随着号手吹起的海螺声精神抖擞地划船,船上的队旗和五色彩旗随风飘扬。踏白船在穆河溪中行进,穿过百步桥后沿苏州塘一路南下,两岸居民远远听到海螺声就纷纷聚在塘边观看,小红庙踏白船在落帆亭前、端平桥附近都先露一手作了表演,观众对他们的精彩表演都报以热烈的掌声,随后又穿过北丽桥向三塔驶去。 在三塔塘上各地的踏白船云集,桨手都聚在蚕神庙内外一起祭祀蚕花娘娘。祭祀蚕神结束各自登船,开赛锣声一响,比赛开始, 百船齐发。小红庙的踏白船和其他船队选手一样奋力拼搏,这里不仅是赛场,更是桨手们各自表演踏白船技艺的舞台,你追我赶,力争在先,这是力的比赛,也是船技的表演。锣鼓声中,只见船在水中上下颠簸,劈波斩浪起伏前行。插着“小红庙”队旗的踏白船过来了,岸边观众鼓起掌来,小红庙踏白船上的桨手们奋力划行,当头桨手用力扳桨时,身体后倾撑坐在装有砻糠的麻袋上,使船头下沉并发出“蓬”的船板碰击的响声,同时使自己的上身悬在船头外几乎贴在水面上,光头后脑勺己碰到水面,这是最惊险最有看头的动作,一连表演了数次,博得三塔塘上观众的阵阵喝彩声和鼓掌声。这些声音融合着锣鼓声、海螺声,此起彼落,高潮迭起。接着船又在不断颠簸中前行,一会儿潜入水中,一会儿又如蛟龙出水。到达终点后,上午的比赛就结束了,中午就在三塔周边的地头谢神聚餐。稍事休息后,有的踏白船意犹未尽,还要邀请小红庙的踏白船一起在三塔前的塘上作表演赛。几场表演赛后才挥手告别,各自返回。 小红庙的踏白船回村沿途大部分在市区的热闹河段,这时河岸边和停靠在河边的船上站满了观众,观众们热烈鼓掌,小红庙的踏白船就又不断地进行表演。 晚上,小红庙的踏白船桨手和各类工作人员在村里和村民聚餐,称为吃“蚕花酒”,预祝年年风调雨顺、蚕花茂盛。在席间,他们在说笑,在兴致勃勃地谈论白天踏白船的见闻。 踏白船的桨手和后勤人员参加这类活动,虽然没有报酬、奖金之类的物质激励,但他们都感到荣耀、感到满足,甚至全村人都为村里有一只很“有看头”的踏白船也感到满足。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