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汪永亨与王江泾(下)

2017-12-26 10:44 作者:欧福泰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清代同治初年,咸丰战乱初定,许多江南富裕之家都避居于上海租界,因此上海租界地是商贾云集,繁阜喧盛,商机无限。汪永亨绸庄的掌门人汪访庐(1848-1917),看到了在沪上赚钱的机会,先是将汪永亨绸庄一分为二,自己主持汪永亨昌记绸庄,专营广东帮;弟弟汪

  清代同治初年,咸丰战乱初定,许多江南富裕之家都避居于上海租界,因此上海租界地是商贾云集,繁阜喧盛,商机无限。汪永亨绸庄的掌门人汪访庐(1848-1917),看到了在沪上赚钱的机会,先是将汪永亨绸庄一分为二,自己主持汪永亨昌记绸庄,专营广东帮;弟弟汪聘庐主持汪永亨隆记绸庄,专营福建、长江帮。两家绸庄都在上海设立分庄。汪永亨绸庄不仅做内贸生意,还聘请翻译,直接与租界内的外商接触,做国外生意,因此使得业务大盛。以后,由于胞弟众多,汪访庐又另设信记、成记、正记等汪永亨绸庄的分号,分别由诸弟独立经营。至此,“汪永亨”已在江南稳稳地奠定了丝绸大亨的基础。汪访庐还花银两在清朝廷捐了一个四品顶戴。
 
  光绪二十四年(1898),汪访庐将“汪永亨”业务交托长子汪鞠如掌管。汪鞠如励精图治,开拓创新,由于绸庄收购来的本地及王江泾等地丝织品质量上乘,因此绸货品种除原来的纺、濮、罗、绫外,新开发出花纺、线条纺、彩条纺、缎条纺等产品,每年直接运销仅盛纺(包括王江泾丝绸)一种即多达数百箱(每箱六十匹),所盈之利,年逾万金。在“汪永亨”鼎盛之时,号称拥资六十万两。清代末期,汪永亨绸庄由于积极开拓国外市场,使丝绸产品在全国及海外的销售十分火爆。宣统三年(1911),汪永亨绸庄委托法国巴黎华商通运公司在法国代售薄绸、丝绸手帕,后又派行员去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开展南洋业务,使得王江泾丝绸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南洋、越南、泰国、法国。清宣统二年(1910),盛纺(王江泾丝绸)获得南洋劝业会和意大利都灵博览会的最高奖项。1915年,又荣获美国巴拿马赛会的金奖。

  1916年,汪永亨绸庄与春记正绸行联合在上海开设物华丝织厂,拥有织机七十二台,为当时全国最大的丝织厂。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汪鞠如将“汪永亨”交由儿子汪钦成掌管。由于当时市场上通货紧缩,再加日本、意大利等外国列强垄断丝绸市场,“汪永亨”日现衰落,至1949年最终歇业。但从历史上看,汪永亨绸庄与王江泾的联系可说是密不可分。光绪十年(1884),“汪永亨”等在沪盛泽绸商就和王江泾绸商共同在上海南苏州路的一条里弄内合建盛泾公所,维护两地绸商的合法权益,该弄因名盛泾里,绸船都泊在苏州河边起卸。1988年5月,王江泾开办了南方丝绸市场,当时居住在上海宝钢的汪鞠如的儿子汪钦成已是九十七岁高龄,有感于此,欣作《绸乡颂》云:“蚕乡丝绸,中华瑰宝。远溯上古,嫘祖亲教。汉唐西输,山高路远。衣被天下,云锦天造。苏宁沪杭,各领风骚。由泾(王江泾)而盛(盛泽),尤著纺绡。徐绫沈璞,光河首肇。机杼万产,估客如潮。庄领互济,共策丰饶。益源水亨,懋迁有道。分行春申,腾誉海峤。东夷侵凌,百业俱绕。抗战胜利,尘烟未消。人民做主,国换新貌。日新月异,缤纷竞超。百岁过客,欣看今朝。”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