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海宁陈家与乾隆皇帝

2019-10-31 16:26 作者:陈雪芳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满清一朝,海宁陈家号称江南第一世家,素有一门三阁老,六部五尚书之美誉。历史学家孟森在《海宁陈家》开篇称清世谈官阀,侈恩遇者,无不知海宁陈家。海宁陈家世代籫缨,科名之盛,海内无比。三百年来,进士二百余人,位居宰辅者三人,官尚书、侍郎、巡抚、

  满清一朝,海宁陈家号称江南第一世家,素有“一门三阁老,六部五尚书”之美誉。历史学家孟森在《海宁陈家》开篇称“清世谈官阀,侈恩遇者,无不知海宁陈家”。海宁陈家世代籫缨,科名之盛,海内无比。三百年来,进士二百余人,位居宰辅者三人,官尚书、侍郎、巡抚、布政史者十一人,真是异数。这是《书剑恩仇录》中乾隆皇帝对陈家洛的一段话,却是道出了海宁陈家的显赫。 

  陈元龙是海宁陈家的代表人物,位高权重,是雍正朝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因明清两代相国称阁老,因此他的故居称陈阁老宅。陈阁老宅座落于海宁市盐官镇宰相府第风情街邑庙街东端堰瓦坝,建筑端肃,布局雅致,现尚存正路轿厅,东偏房祠堂、寝楼、双清草堂及筠香馆。这座当年的宰相府第历尽400余年,依旧存有陈家三宝,享誉书法界的明代陈氏法帖碑刻、雍正帝御赐的“躬劳著训”的九龙原匾以及青春依旧的古罗汉松,让人流连忘返的更有乾隆皇帝与陈家渊源的美丽传说。

  旧时的恢宏,唯有残留的青砖和精工木雕才略见一斑。历尽百年的古宅略显沧桑,却不乏历史遗韵。古风悠悠的陈阁老宅和争论不休的乾隆生世之迷更为这座江南小镇增添了几分神密色彩。一座老宅,一条老街,一线江潮,一城故事。在海宁盐官,几乎人人都能讲一口好故事,几百年来,坊间流传最多的是乾隆皇帝的身世之迷。相传当年雍正皇帝偷龙转凤,掉包自己与陈阁老的儿女,而那个被抱入王府的男孩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乾隆为了和自己的亲生父母相聚,六下江南,四次驻跸海宁陈家的私家花园安澜园。当他知道自己的身世时,便在陈阁老生前的书房挥笔题字“双清草堂”,意喻双亲。

  乾隆身世之谜本来只是一种传说,《乾隆御制南巡记》记载,乾隆六下江南,四次来到海宁,其目的是视察钱塘江鱼鳞海塘工程,而并非是为了寻亲。但是从晚清天嘏的《满清外史》到蔡东藩的《清史演义》、许啸天的《清宫十三朝演义》以及金庸的《书剑恩仇录》,都把这件事添油加醋,说得活灵活现。百余年间史学家唇枪舌剑,文学家描花生枝,民间传说更是添油加醋,尤其是随着电视的出现,影视作品更是将这一旷世谜局无限演绎。然而,无论乾隆是否真的是海宁陈家之后,陈家良好的家风家训和乾隆念念不忘的鱼鳞海塘工程是留给后人最珍贵的财富。

  天下最美的是什么?是迷。美人久对,终会厌倦,美景久陈,也难免产生视觉疲劳,唯有谜团的吸引力历久弥新,越破解不了越难以忘怀。

顶一下
(3)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