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在一些商品意识比较浓的社队,开始发展一些家庭形式的副业生产,或是办个加工厂(作坊),纯粹是手工劳作。 有次我去八泉公社工作,我们公社的会计辅导员老沈同志告诉我,说堰头大队有个生产队,自发办了个蜡烛厂,要我去给他们拍照片。
![]()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在一些商品意识比较浓的社队,开始发展一些家庭形式的副业生产,或是办个加工厂(作坊),纯粹是手工劳作。 有次我去八泉公社工作,我们公社的会计辅导员老沈同志告诉我,说堰头大队有个生产队,自发办了个蜡烛厂,要我去给他们拍照片。这在当时可以说是社队企业的雏形,也可以说是社队企业的星星之火。这个蜡烛厂就办在小队的仓库里,大多是女社员,生产工艺简单极了,搭个泥涂灶,上面一只铁锅里放上蜡,锅子用柴火加热后蜡熔化了,就用勺子把蜡倒在蜡烛的模具里,模具里放着蜡烛芯,待凝固后,掰开模具,一枝枝蜡烛就成了。有的白蜡加入红色染料就成了红蜡烛。这个蜡烛厂的生意好极了,长安镇、新市镇都来订货。因为当时农村相当缺电,蜡烛就成了晚上家庭照明的必需品。他们当时生产的主要以家庭照明用的白蜡烛为主。 因为仓库里太暗没法拍照,反正他们发货要装箱,我就让她们到门外,在她们蜡烛装箱时,拍了几张照片。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