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朱棣起兵推翻侄儿建文帝,自己当上永乐皇帝。因为是篡位,所以人心不服。朱棣让人服贴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杀,杀不服者全家,甚至连其亲朋好友也杀,比如杀方孝儒十族873人。面对这种残暴做法,有的人,比如在京城当官的桐乡人程本立,宁可上吊自杀也不和暴
朱棣起兵推翻侄儿建文帝,自己当上永乐皇帝。因为是篡位,所以人心不服。朱棣让人服贴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杀,杀不服者全家,甚至连其亲朋好友也杀,比如杀方孝儒“十族”873人。面对这种残暴做法,有的人,比如在京城当官的桐乡人程本立,宁可上吊自杀也不和暴君合作;有的人,比如左都御史陈瑛,投上所好,把有不满情绪的人及其家属都打成“奸党”,用最残酷的手段进行迫害;有的人,比如当时嘉兴知县李鉴,官虽然不大,却尽自己所能抵制这种做法。 明朝嘉兴人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记下了这段往事: 朱棣登基不久,嘉兴知县李鉴被捉到皇帝面前。李鉴说:“我犯了罪,希望能得到您的宽恕。”朱棣问李鉴犯了什么罪,左都御史陈瑛上前说:“命令李鉴查抄奸党姚瑄,姚瑄的弟弟姚亨应当连坐治罪,他却放过了姚亨。”李鉴辩解说:“都察院来的公文只说查抄姚瑄,没有姚亨的名字。”朱棣说:“既然公文上没有写,不查抄也是为了慎重起见,知县没有什么罪,把他放了吧。” 当时皇上大概已经觉察到打击奸党株连过多过滥了,而这又是陈瑛一手制造的冤狱,因此不久后就把陈瑛抓起来杀掉了,而李鉴则被提拔当了御史。李鉴冒着生命危险救人,这种品德与古代仁人志士相似,我们嘉兴人应该纪念他。而像陈瑛这样谄媚皇帝、陷害忠良的人,就是诛灭全族也不冤枉。 评说:《明史》将陈瑛归入奸臣传,在记述陈瑛的种种劣迹时,也提到了上述故事,可见这事在当时是有影响的。在肃杀恐怖环境下,李鉴挺身护人,确实难能可贵,是嘉兴历史上一个善良的父母官,可惜我没能找到更多关于他的资料。嘉兴人姚瑄,因为忠于建文帝而被杀,清代夏燮所著《明通鉴》在记录建文帝四年“抗节死者”时提到:“……嘉兴姚瑄,皆坐诛。” 永乐皇帝是个残暴变态的人,沈德符生活在明朝,对此不便直书,但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还是能看出朱棣的一些特点:比如,在迫害建文朝“奸党”时,朱棣喜欢亲自审案定罪,连一个小小的县官他也要亲自过问。又比如,朱棣重用陈瑛等酷吏去迫害人,等到任务完成,民怨四起,再杀酷吏以平民愤,以示自己英明正确。《明史》奸臣传记载:“瑛得罪下狱死,天下快之。”而明朝黄佐所著《革除遗事》对此的表述是:“后竟以罗织苛刻得罪诛。”这句话很值得玩味,翻译过来就是:陈瑛奉了皇帝的指示去迫害人,“后来竟然因为迫害人的罪名而被皇帝杀了”。古往今来,帮着恶人整人的人,有这种下场的为数不少。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