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四十年前,农村的土地还没有承包到户,实行集体生产。一般在大暑之前七八天,公社要召开双抢誓师大会,公社、大队、小队干部济济一礼堂,公社领导布置任务,发出号召,大队、小队干部代表上台宣誓,表示决心,保证不割青,确保丰产丰收,颗粒归仓,抢种不过
四十年前,农村的土地还没有承包到户,实行集体生产。一般在大暑之前七八天,公社要召开“双抢誓师”大会,公社、大队、小队干部济济一礼堂,公社领导布置任务,发出号召,大队、小队干部代表上台宣誓,表示决心,保证不割青,确保丰产丰收,颗粒归仓,抢种不过立秋关。会议开得轰轰烈烈,人人鼓足了干劲。 农事讲求“四时节令不误农时”。一到这段时间,生产队里便有一种怀孕女人马上临盆的那种焦灼、兴奋和幸福感。生产队长成天在田头转悠,观察哪爿早稻田已经泛黄可以先割;哪爿早稻还在灌浆,稻穗的谷粒还没有饱满,还要在田里养几天,绝不能割青;哪块秧田还要施一遍起身肥……电动轧稻机的马达是否通电,皮线是不是漏电?都要派人仔细检查一番。早稻要抢收,晚稻要及时插下去,“双抢”主宰了一切,生产队里那些鸡毛蒜皮的日常琐事,被眼前巨大的收割任务逼得遁形、绝迹。 早稻没有开镰之前,社员们早就磨刀霍霍。把去年入库的镰刀整理出来,磨磨生锈的刀刃,钉钉松动的刀柄,以亲近镰刀的方式,安抚着大战之前的心理躁动。修整工具的过程,也是修整心理的过程。等到开镰收割那天,所有的担心和不安,都化为镰刀与早稻与人之间的默契配合。 一般,生产队在7月20日左右才开镰收割早稻。那个时候,稻穗低沉,谷粒开始转黄,像孕妇的肚皮,涨得满满的。而割青,是指稻田里的早稻,还没有达到十成的成熟,稻穗呈现青色,没有泛黄,谷粒还在灌浆就开始收割。有的生产队,劳动力少,早稻种得多,收种任务重,为了抢季节,做到种田不过立秋关,尽管有“提早三天割青,产量减少百斤”一说,但即使早稻还没有十成熟,生产队长在无奈之下,也不得不下命令,提早动手,抢割青稻,在7月16日或17日就动手开镰。 社员们心知肚明,提早割青,产量要受到影响。大家也知道,队长之所以要提早割青,除了抢季节以外,还有一个原因,一件紧要的事时常牵挂着他的心——生产队里,二三十户人家中,已经有几户早就断粮,拿着米袋子东挪西借,盼着新米下锅烧饭。只有提早割青,把白花花的早稻米分到社员家里,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才能使他们安心投入到双抢中来。 明知割青不可为,也不得不而为之,过去的事情是说不清的。时至今日,再也没有人提起或者担心割青的事了。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