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许头,是从前踏水车时计算水车转数的工具。 在没有用机械抽水以前,灌溉农田、抽干河浜捉鱼等都得靠人工踏水车或牛踏水车来完成。这踏水车的活,农夫苦称是在走没有尽头的无头路。无头路走多久,走了多少?计算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唱哈头歌;二是扳许头,用许
许头,是从前踏水车时计算水车转数的工具。 在没有用机械抽水以前,灌溉农田、抽干河浜捉鱼等都得靠人工踏水车或牛踏水车来完成。这踏水车的活,农夫苦称是在走没有尽头的“无头路”。“无头路”走多久,走了多少?计算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唱“哈头歌”;二是扳许头,用许头根数来计算。 许头,这个水车转数计数器一般用十段二十厘米长的稻草或茅草捆扎而成。在离稻草一端约五厘米处,将之扎成长短两段。短的一头,每一根就代表水车转了一转,长的一头,每一根就代表十转,比如你扳完长的十根,就表示水车已踏了一百转。一般踏水车是两百转一憩,称一“集”。 在我童年时,往往会看到父母手捏许头踏水车的辛苦状态。那骄阳似火的天气,正是田野禾苗半枯焦,急等喝水的时候,一亩田踏两百转水车实在是杯水车薪。每次待一“集”踏完,下水车时往往父母就像从水车上滚下来一般,坐在地上,咕咚咕咚喝冷水,小憩后又开始踏第二“集”。 年幼的我也曾试着踏过水车。当时人小,只能用双手扶住“扶横”,双眼直盯盯地望着脚下的“步持”,怕踏空从车上掉下来。待两百转一“集”踏下来,脚底酸痛,人也疲劳难受,难怪人们把踏水车称作是走“无头路”。 上世纪六十年代,生产队要车干河浜挑河泥肥田,我也参加踏水车挣工分。一部水车配足人力该是四个人踏。个别心眼细的人,往往在许头上做手脚,只要在长的一头多扳一根稻草,车上的四个人,大家都可少踏十转了。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