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张千里与朱梅叔

2019-11-06 09:13 作者:乐忆英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张千里(1784-1839),字子方,号梦庐,祖籍浙江嘉兴,徙居桐乡青镇(今乌镇)后珠村。清嘉庆、道光年间名医、诗人、藏书家。他是一位一生没有考取功名的乡村知识分子,但他非常勤奋,不仅儒而精医,善诗能文,而且擅长书法,学术造诣很深,家中藏书万卷,藏

  张千里(1784-1839),字子方,号梦庐,祖籍浙江嘉兴,徙居桐乡青镇(今乌镇)后珠村。清嘉庆、道光年间名医、诗人、藏书家。他是一位一生没有考取功名的乡村知识分子,但他非常勤奋,不仅儒而精医,善诗能文,而且擅长书法,学术造诣很深,家中藏书万卷,藏书室曰“珠村草堂”。

  朱翊清(1795-?),字梅叔,别号红雪山庄外史,归安籍乌镇人。屡试不中,便绝意科场,终身未仕,以坐馆为生。著有笔记小说《埋忧集》十卷、《续集》二卷。

  朱梅叔与张千里交好甚笃,后来两人还成了儿女亲家,张千里有五个儿子(张光昌、张光治、张光裕、张光锡、张光斗),而朱梅叔却无子,他的女儿嫁给了张千里的四子张光锡。朱梅叔妻子卒后,孑然无家,最后投奔女儿女婿处。

  张千里是浙北名医,前来求诊者每日不下数十人,但他把所得酬金都用来购买书藉或周济亲朋好友及贫者。严辰《光绪桐乡县志》卷十五人物志“张千里传”载:“……囊有余蓄,见义必为,葬亡友凌南滨、余泉香、沈芝岩;西邻李氏十二棺,皆助之举殡。并为诗友王丹生刻遗稿。道光十二年,浙西大水,公与同志议捐助赈,全活甚多……年五十六,卒于家。子五人,皆游庠,次子光锡,副贡生。著作见《艺文》,嘉兴李富孙为作《传》。”

  道光十九年(1839),张千里卒于后珠村,家无余资,唯有书藉万卷,好在他有五个儿子,丧事得以完成。在陆以湉的《冷庐杂识》和朱梅叔的《埋忧集》中,分别记载了张千里临终前后的的事迹若干。

  而朱梅叔卒后,他的女儿女婿为他办理丧事,但无力为之营葬。最后由朱梅叔的学生周士炳(道光二十五年进士)等人发起集资,先后有60余人乐助,并请陆以湉作《启》,连同朱梅叔的父母妻子合葬于乌镇东乡的后珠村。此事记录于陆以湉的《冷庐杂识》中。

  朱梅叔的卒年不详,陆以湉所作《启》中说:“已故明经朱梅叔先生,幼秉异姿,长通群籍。才高命蹇,行洁途穷。六十年苦志怀铅,疗贫乏术;五千言遗书在箧,嗣业谁人?”从中可推测,朱梅叔卒在咸丰初年,卒时已年逾花甲。

  民国《乌青镇志》载:朱梅叔工诗古文,皆有遗稿,藏其婿张光锡处,可惜最终散佚,未能刊刻问世。

  张千里曾作《菱塘棹歌》百首,惜现流传下来仅10余首。《冷庐杂识》卷四《菱塘棹歌》中收录五首:“村北村南尽水乡,西塘过去又东塘。扁舟到处皆秋色,十里菱花冷夕阳。”“渔灯三两照渔矶,网得鱼虾夜未归。柔橹吚哑何处去,过桥惊起鹭鸶飞。”“英雄千古总荒莱,烟树空濛杜宇哀。一片桃花红雨里,踏青人上将墩来。”“绛春桥畔是侬家,绿树深深酒旆斜。一径墙阴人迹断,南风开遍紫藤花。”“小姑一语误鸳鸯,指点孤坟怨恨长。日暮寻芳人影散,梨花冷落野庵傍。”卷七的《朱梅叔》一文中,记录了朱梅叔的二首诗,其一,道光辛巳年(1821),同镇陆宪曾(字慎斋,号鲲溟,陆以湉侄)在乡试时中而复失,作《闺怨》诗索和,朱梅叔作和诗:“传语长门姊妹家,漫题红叶寄天涯。苎萝村里如花女,犹向溪头自浣纱。”见者皆为之搁笔。其二《五十自述》,诗云:“荒村风雪数归鸦,孤馆凄凉阅岁华。怅望千秋还著我,侧身四海已无家。酒浇竹叶都成泪,笑索檐梅幸有花。多谢孟公投辖意,不教萍梗向天涯。”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