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乌镇曾经有个“波斯巷”

2020-01-22 14:20 作者:王士杰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江南一带,人们把巷叫做弄堂。 弄堂是大街的旁枝侧根,伸向河埠,伸向桥头,伸向街坊深处。这大大小

  江南一带,人们把“巷”叫做“弄堂”。

  弄堂是大街的旁枝侧根,伸向河埠,伸向桥头,伸向街坊深处。这大大小小、长长短短的弄堂,畅通了镇区的脉络,盘活了市镇的灵气。

  历史上,乌镇曾经有过多少巷(弄)?恐怕难以说清,因为,世代更迭,有兴有废,有存亦有变。按民国《乌青镇志》卷十二“坊巷”所列,当时(1936年)有“现存”之巷76条,另外还有11巷则写明“久没”、“已废”,仅存其名。

  如今,我们走进古镇的巷弄,先别说小巷风情、弄堂景致,单是那些个巷名,就足以让人推敲、寻味一番了。

  比如“波斯巷”,乌镇曾经有过的一条巷,原址在现今的北花桥西边,这条巷的名称颇有异域色彩,因为“波斯”是伊朗的旧称。早在明万历《乌青镇志》中就记述了此巷,有人便推测:“明朝前已有外国人来乌镇经商、居住。”(徐家堤《乌镇掌故·续编》)可惜到目前为止尚无实证。

  但是,尚无实证不等于没有可能。要知道,早在唐朝的广州、泉州、明州(宁波)、杭州和扬州等沿海城市,就有了波斯商人的足迹,而南宋时有不少波斯商人干脆就定居于此。当时的明州(宁波)就有一条巷子,也叫“波斯巷”,是波斯商人聚居之处。那么作为商贸重镇的乌镇,有波斯商人来经商、游历是极有可能的。

  作为旁证,距乌镇以东二十多华里的濮院,当时也是工商贸易名镇,以“濮绸”闻名海内外:

  绸市原称永乐乡,万家烟火尽机坊。

  自从番舶通商后,日下镳来百万装。(清沈涛《幽湖百咏》之一)

  诗中提到的“番舶”即外国商船。而外国商人之中应该不乏波斯人,他们闻名寻踪来到乌镇,则是顺理成章的事。

  此外,民国《乌青镇志》“乡村”卷中还有一个叫“波斯堰”的村庄,列入了乌镇的“乡脚”范围,行政上则归属于湖州府的归安县(今属南浔区练市镇),这地名也可以作为乌镇“波斯巷”的又一个旁证。

  当然还可以作另一种推测:“波斯”一词有多种含义,其中一种说法是指“宝贝”,因为古代中国人认为波斯是海外出产珍宝的地方。以当时江南市镇经济兴旺发达的盛况而言,富豪之家偶得海外珍宝而炫耀,老百姓闻说而艳羡向往,倒是情理之中的事。那么拿“波斯”来给镇上的一条巷子取个名儿,也就成了可以理解的时尚之举,这犹如今天的乡村小店也常常打出洋名招牌,实质是一样的心态。

  总之,不管“波斯巷”也好,“波斯堰”也好,都是历史篇章中的“水印”,透露了当年乌镇的盛况,也折射了那时人们的心态取向。


顶一下
(5)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