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高铭舍家济人义千秋

2020-04-21 08:36 作者:何志荣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高铭(1510~1580),字丰南,新丰镇高家埭人,是明初太常寺少卿高逊志五世孙。 高铭之父高磐,乃嘉兴鸳鸯湖诗社副社首(副社长)。因此,高铭从小即出入诗界,颇晓诗礼。他推崇孔子的为政以德,诗礼传家主张,还在县学读书时,就乐于帮助同馆贫困生解难,受

  高铭(1510~1580),字丰南,新丰镇高家埭人,是明初太常寺少卿高逊志五世孙。

  高铭之父高磐,乃嘉兴鸳鸯湖诗社副社首(副社长)。因此,高铭从小即出入诗界,颇晓诗礼。他推崇孔子的“为政以德,诗礼传家”主张,还在县学读书时,就乐于帮助同馆贫困生解难,受诸生称道。一名姓胡寒门学子,因贫即将辍学,高铭引《诗经》云:“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慷慨解囊,帮助其完成学业。后来,胡姓学子考中了举人。

  高铭为了让三个弟弟安心学习,决定自己回家挑起侍亲、持家的重担。当时兄弟间相互谦让,他说:“兄友弟恭,雍睦一堂,乃圣裔之举,为兄者应作楷模。”回到家后,高铭办起了里仁义塾,为周边贫困子弟创造了免费入学的机会。方志记载,高铭平时“恤邻睦族,乐善好施”,故邻里关系甚好。

  嘉靖己未(1559),高铭当上了“粮长”。粮长制,由洪武帝朱元璋创建,每个州县,按征收粮额,分为若干粮区,粮区设粮长,负责征解粮税。高铭是新丰地域的粮长,他上任初年,便遇上了水灾,大批农田颗粒无收。看到大量村民受饥挨饿,他马上设厂施粥,散尽家资以救百姓。然而一家之力毕竟有限,他就打报告给县衙,提议开仓赈灾,报告上递后却石沉大海。

  面对嗷嗷待哺的老老小小,高铭“家资不足,补以官粮,全活者无算”。可此举在性质上属“私开官仓”,不久,上面“征令急,谓:宜开所逋,追补”,命他将开仓下发的官粮如数追回。面对此情,高铭毅然答复道:“是则牵累无穷,一家哭不胜一路哭耶!”意思是说:与其让满路因饥荒逃难的人受苦,不如让我一家人受苦。他随即设法让高镗、高鈇、高钺三个弟弟外出避难,自己则做好了坐牢的准备。

  高铭的岳父赵辂,家住隔壁村赵家埭,是位乡学祭酒。但是,岳父面对此案,也帮不了忙,只是将外孙高文登暂藏于家中,唤仆人背来几斗米,以资助高铭的弟弟们避难。

  不几日,高铭便被抓捕。灾民们一路跪求,但终究没有任何作用。灾民们在高家埭、赵家埭中推举了几位胆壮的乡民,一起到县衙申诉,无果;又赶到府衙,请求知府赦免。

  在府衙之上,一位人称高瞽叟的长者向知府表达高铭的冤情:“老叟虽盲,然心中自明,高公常年为周边修桥铺路,老朽也是受其接济,苟活到今。赈灾救民,何罪之有?”

  知府也心知高铭私开官仓,乃是救民心切。于是,在处理此案中网开一面,对高铭仅是稍加惩治,权作警示。未逾月,高铭出狱回家。

  高铭回家后继续致力于义塾办学,并亲自授课,数年间培养了三名秀才和诸多童生。

  积善之家有余庆。高铭长子高文登,隆庆元年(1567)中举,后成副榜进士,历叶县知县、胶州知州;次子高文科,官至瑞金教谕。在几位秀才的倡议下,村坊给他家挂上了“舍家济人”的大匾。之后,高家又被巡抚授予“以德化民”匾额,朝廷封高铭“奉直大夫”,领从五品官衔。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