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门书香著文章 在南社中有几代书香和一门才人的社员,如乡贤葛昌楣、金问源等。 葛昌楣(1886-1964),字咏莪,号荫梧,少孤。为稚川初中第二任校长。著有《蘼芜纪闻》等。他参加南社纪念会,为成立之日到会者(共
一门书香著文章 在南社中有几代书香和一门才人的社员,如乡贤葛昌楣、金问源等。 葛昌楣(1886-1964),字咏莪,号荫梧,少孤。为稚川初中第二任校长。著有《蘼芜纪闻》等。他参加南社纪念会,为成立之日到会者(共21人),他还加入新南社。其祖葛金烺(1837-1890),字景亮,号毓珊,清末词人、藏书家,著《传朴堂诗稿》、《爱日吟庐书画录》、《竹樊山庄词》等。其父葛嗣溁(1862-1890),字云威,8岁能诗。光绪十四年(1888)举人。以拔贡任小京官,继登朝列。酷好古籍及书画,不惜余力收藏。著《韬华馆诗稿》。尝作《东湖曲》—— 湖有鹦鹉名,鹦鹉不知处。 将郎比鹦鹉,飞来还飞去。 小诗连用反复,写得颇有新意。他潜心金石,亦工书法。还工文章,被同治、光绪之师翁松禅谓“清婉绝类归熙甫”。昌楣之叔葛嗣浵,字稚威,继承父兄遗志,苦心经营藏书楼,藏书达40余万卷,可与宁波天一阁比美。1937年日寇陷城,葛氏藏书楼竟付于一炬。 金问源(1889-1978),字敬渊,号勤斋,毕业于复旦大学财政学堂,曾任中央银行科长,晚寓于沪西桃源村。与弟金问洙分居两地,通邮唱和不绝,裒为《双鱼活水集》,另著《勤斋诗词集》。为南社社员。曾饮于沪西地下饭店,赋《洞仙歌》一阕。作诗虽不多,但有名句传诵,如“竹深蝉语静,花好蝶飞迟”两句,堪与王籍“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比美。金问源与平湖词人许白凤先生为诗友,他去世后,许白凤先生连作了8首挽诗,其一为—— 文史通人今更少,乡邦耆旧亦无多。 春风竟有山阳笛,又向花间作挽歌。 其父金兆蕃(1868-1950),嘉兴人,徙居平湖三登桥。学识渊博,曾参与编撰《清史稿》,为主编之一;整理先世图籍文字,辑有《平湖县续志》等,擅长填词,著有《药梦词》。金问源长弟金问洙,字通尹,号率楼,解放后创复旦大学土木工程系,还出任武汉测绘学院副院长。他精通理工,并好文史,复旦大学为其刊《率楼韵文选》。1964年因心脏病突发去世。金问源小弟金问泗,字纯孺,长期从事外交工作。曾任荷兰公使,为民国两个半外交家之一,后定居美国,在华盛顿去世,著有长歌《虎儿历险记》传咏于世。兄弟3人皆有诗集传于世。 |
- 上一篇:打满嘉兴烙印的《芥子园》
- 下一篇:张元济:商务印书馆元老(上)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