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蒲华(18321911),字作英,号胥山野史,嘉兴人,是我国晚清杰出的书画家。 蒲华擅长写意山水、花卉,尤擅墨竹,并且又是一位才思敏捷的诗人。近年来,画坛上评其画的专业人士较多,对于蒲华的书法,评述的人不多,其实他的书法也很有过人之处。多年来,我观
蒲华(1832—1911),字作英,号胥山野史,嘉兴人,是我国晚清杰出的书画家。 蒲华擅长写意山水、花卉,尤擅墨竹,并且又是一位才思敏捷的诗人。近年来,画坛上评其画的专业人士较多,对于蒲华的书法,评述的人不多,其实他的书法也很有过人之处。多年来,我观赏到嘉兴博物馆馆藏的蒲华书法作品也不少,每次见后,其磊磊落落之章法,真是令人倾心不已。蒲华说自己的书法得益于吕洞宾和白玉蟾,但这两人的书法亦不知有没有存世,他的这种玄妙之说,只是自我陶醉于自己的笔法而已。章草大师王遽常曾引用他父亲的话说:“蒲华的书法,其根本入手是学二王(王羲之、王献之),另又受苏东坡‘浩然听笔’的书论影响。”蒲华的书法和他的诗相似,或豪情奔放,或思绵映衬,在似有似无的布局中,却颇有引人入胜的翰墨韵味。隶草作山水,书画本相通,可见蒲华之书法,行云流水,天然有机,他都是从传统中瞑心神会而得其法度的。 蒲华的书法,存世可查的甚多。 38岁所书的对联:“彝鼎图书自典重,兰苕翡翠相鲜新。”此书面貌端厚、凝重,那时他因丧妻而出游,灵感得江山之助,胸襟潇潇墨花飞舞,书作中寄托着他心里的别样情怀。 45岁所临摹徐文长拓盦款对联:“图书拥千卷,花月满一庭。”此书出笔看似不经意,却细筋入骨,自有我在。 步入晚年的蒲华,其书法更见挥洒自如之风采,如点画随意的“市隐”两字(见下图),又如“也曾开向凤凰池”小立轴,他那风神流丽、笔走龙蛇的独特书法风格,使他在同时代的海派画家中,被真正首肯为艺术大师。 67岁所书的对联:“桃花水记渔人棹,桂树香留隐士山”和“青田白鹤丹山凤,赤城霞气若梧烟”, 此书妙入秋毫,尚有遗世之慨,其书法结构奇而能正,完全融入了作者对老境的遐想。 70岁所书的草书屏,蒲华书录了陶渊明诗中的名句: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他平时爱读陶渊明的诗,在他的书法作品中常借其意境而抒发自己的心怀。诗中的平畴两字是指广袤的原野。后面一个“交”字使得整句生意盎然,本该是远风拂平畴,诗人却偏不这样写,而是反其道而行之,仿佛平畴与远风在新来的时节里早已相交相知。良苗在此早春季节本就是指新苗,诗人陶渊明用一个“怀”字,顷刻间将初春生物的一种萌动的生命也刻画得淋漓尽致。这首飞扬着灵动之感的诗,亦使蒲华的书作达到了“落笔不经意,妙入秋毫颠”之佳境。 欣赏蒲华的书法,首先应从他作品的气质和韵律着眼。他精神所寄寓的清节高华,或许因为在当时的生活环境中得不到,却在书画艺术上得以自然流露。须知其不经意处,正是作者之极经意处。 |
- 上一篇:一枚纪念章背后的嘉兴外交家
- 下一篇:五十年前的嘉兴聋哑运动员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