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抗日战争 从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至1945年9月2日日本无条件在投降书上签字为止,八年的抗日战争以中国人民取得完全胜利而告结束。在这场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中,京杭大运河沿岸军民既遭受了苦难和牺牲,也作出了贡
抗日战争 从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至1945年9月2日日本无条件在投降书上签字为止,八年的抗日战争以中国人民取得完全胜利而告结束。在这场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中,京杭大运河沿岸军民既遭受了苦难和牺牲,也作出了贡献。 抗日战争时石门湾歼灭战 1939年5月20日晚,日寇菅原部队200余人趁黑夜袭击石门湾。驻扎于市中心接待寺、许顺大、王恒泰米行,并在东高桥、南高桥和新桥布哨。此时国民党62师367、368、371团各分一部兵力,将日寇团团围住,师长陶柳亲临墅王庙指挥作战。 21日凌晨,十多名日寇扛一挺重机枪和两挺轻机枪,抢占东高桥堍空地,胡乱射击。62师趁日军立足未稳,发起进攻,炸毁敌重机枪,占领东高桥,敌退守堰桥。已攻占镇东北和尚桥的62师部队与东高桥的部队会师,共同攻进至沈家弄口,直逼堰桥之敌。在双方相持过程中,日寇施放催泪瓦斯,并派一支兵力沿河岸绕道至和尚桥,妄图实施反包围。但这支日军部队遭驻守在王家坊的62师士兵的伏击,死伤过半,仓皇溃退。至21日黄昏,62师部队已先后攻占堰桥、南高桥、木杨桥,并逐步缩小包围圈。深夜,日军在指挥所发出信号弹,以求援兵。62师趁此摸清敌指挥所方位,发射小钢炮炸毁敌人指挥所屋顶(接待寺关帝殿),炸毁敌重机枪工事,炸死敌指挥官和士兵数名,62师逼近敌指挥所仅50米处。22日晨,当62师部队正开展总攻时,突然发现运河上从嘉兴方向驰援的日军兵船四艘发炮示威。62师为避其锋芒,主动撤离。 此役共击毙日军七十多名。 褚辅成救援朝鲜爱国志士金九 ![]() 金九自传《白凡逸志》 褚辅成,嘉兴人,生于1873年。家住嘉兴南门梅湾盐井弄。著名爱国人士,老同盟会员。北伐后,任浙江政务委员、代政务委员会主席。抗战初期任上海法学院院长,1931年1月被聘为“国难会议”会员。 日本侵占朝鲜后,朝鲜爱国志士金九在中国聚集一批朝鲜同胞组成独立党,任该党党魁,以光复朝鲜,驱逐日寇为职责。 1932年,“一·二八”淞沪事变后,驻上海的日本侵略军气焰嚣张。4月29日是日本的“天长节”,日寇在上海虹口公园举行庆祝胜利大会并阅兵。朝鲜志士金九、尹奉吉等三人混入会场刺杀敌酋。尹奉吉投掷炸弹,炸死日军白川义则大将,炸伤野村吉三、植田谦吉等将领以及日驻华公使重光葵。尹奉吉被捕殉国。日寇大肆搜捕金九等人。 不久,金九由褚辅成掩护避居嘉兴,先住南门“秀轮丝厂”(褚家产业),后由褚介绍迁居梅湾街其养子陈桐生家中。金九到嘉兴后,在上海的一批朝鲜志士也陆续向嘉兴转移,于是又租了梅湾街附近日晖桥的一座石库门房子安顿他们,这批人日后都是韩国临时政府要员。 金九来嘉兴后,日本探子在沪杭铁路沿线搜捕金九等人,褚辅成就安排自己的大儿媳朱佳蕊护送金九去海盐避居,住朱氏伯父在南北湖的夏季别墅——载青别墅。几个月后,引起当地警察怀疑的金九又回到嘉兴。此后,金九住过六号桥严家浜,有时在游船上度过白天。 金九在自传《白凡逸志》中说:“嘉兴没有山,但湖与运河像鱿鱼须似的四通八达”;“嘉兴南门外,沿运河而下走十余里,有一个村叫严家浜,陈桐生君在那里有田产,跟村里的农民孙用宝相交甚厚。我去那里就住在孙用宝家”;“从严家浜回来后,为了安全,晚上轮换着在陈桐生家和日晖桥住,白天则乘船娘朱爱宝的船,来往于运河中”。 1936年2月,韩国临进政府迁往南京,金九就离开了断断续续住了两年多的嘉兴。后来金九在自传中说:“若国家独立的话,我的子孙或我的同胞,谁不感谢褚夫人(指褚儿媳)这样的诚实和亲切人民?虽然不能摄成影片,但还是可以用文字传下去,所以记下这段往事,以资纪念。” 褚辅成等人救援金九,不仅体现了嘉兴和运河沿岸人民的抗日意志,还体现了博大的国际主义精神,成为中韩携手抗日的一段佳话。 中韩建交后,金九次子金信先生多次来嘉兴,探望故旧、祭拜恩人,多次在褚辅成先生墓前长跪不起。我市新辟的褚辅成先生事迹陈列室、金九避难处、韩国临时政府要员住处,都在梅湾老街和原地修复开放。每年都有韩国临时政府要员的子女、孙辈及大量的韩国人士来嘉兴参观访问。正因为嘉兴与韩国有着这样一层关系,嘉兴已成为韩国投资的密集区。金信先生还推介嘉兴与韩国江陵市结为友好城市,两市来往密切。 ![]() 左为褚辅成,右为金九工作照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