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迎紫桥边的故事

2021-08-09 11:06 作者:余建平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环城河水从城东宣公桥下向南流淌。它的主河道走到这里,继续朝桐乡方向不紧不慢地流过去。同时,又分出两股支流,一股穿过铁路洋桥洞,流向小南湖、大南湖,这个位置的水流一直有些湍急,上游水大的时候,摇船的农民会下河背纤,有小伙子水性好,顺水游过去

  环城河水从城东宣公桥下向南流淌。它的主河道走到这里,继续朝桐乡方向不紧不慢地流过去。同时,又分出两股支流,一股穿过铁路洋桥洞,流向小南湖、大南湖,这个位置的水流一直有些湍急,上游水大的时候,摇船的农民会下河背纤,有小伙子水性好,顺水游过去,却不一定能逆流游回来,只能半当中扒上岸,绕远路走回来;另一股拐弯,穿过迎紫桥往西,不知是哪个朝代开挖的,老祖宗把它引入寻常百姓家。

  宣公桥附近,河埠头很多,都是石头砌的浜岸。其中有一个大一点的河埠头,叫狮子汇渡口,说是渡口,却也少见摆渡的船,人们依水吃水,淘米洗菜,洗衣洗澡,都在河里,不讲究的人家,吃的水也从河里提回去,用明矾澄清,清澈见底。

  环城河里每天有川流不息的驳船拖船,都从狮子汇眼皮底下经过,有时候船开得快些,浪头也蛮大,人字形的小波浪向两边推开,冲撞台阶,会把岸边洗碗洗菜人的鞋子裤子打湿,有时候稍不留神,还把碗筷冲走。这浪头,倒是让河里游泳的小孩子们开心地尖叫。河边的小孩子大都会游泳,没有教练,一个暑假在河滩头扒拉,多吃两口水就学会了。

  进城农民的水泥船一般都在这里停泊,夏天停泊的船最多,密密麻麻的,外面的船只能锚着里面的船,浣洗的人得推开两边的船,见缝插针洗东西。

  拐弯流经迎紫桥的这一条小河,也是由清一色的长方形石头筑成的浜岸,小河转弯抹角,一直在人家的屋檐下缓缓流淌。这条小河没有名字。河的南面叫大年堂后,河的北面叫东门大街。

  县城里的小桥星罗棋布,桥下的小河浜是统统连在一道的,与运河贯通。那个年代,一个桥名,就是一个地址,户口簿里的地址就是这个样子写的,比如丁家桥居民会、北丽桥居民会。若问谁家住哪里?就说住在迎紫桥,人们也就清楚了。

  小河里的水自然没有大河的水那么新鲜,附近居民主要是在河边洗洗不入口的东西,偶尔有人会趁着天还没有亮,偷偷下台阶来,把马桶刷了。白天也有人会来淘米,不过回去后会用清水再冲一遍。以前的米与现在的米不一样,居民吃的米都是粮食仓库里备战备荒的陈米,粳米每斤1.58元,尖米每斤1.38元,略有霉味儿,不淘不能吃。淘米的水在淘米箩四周都漂了一圈黄颜色,至少要漂洗好几遍。倘若都用自来水去冲洗,那是浪费水,舍不得的,所以像米这样用来吃的东西,会先去小河里粗洗,回去再用水缸里的自来水过一遍,家家户户都是这样勤俭持家的,也用不着教。新鲜的米只有农民的口粮能吃到,城里人见不着的。好在粮食是金贵紧缺的,也不在乎它香与不香。

  在偏冷的冬季,这里有雪花,有冰凌,融化的雪水顺着屋檐下来,会滴滴答答一个礼拜,路面也潮湿一个礼拜,小河也会结冰,胆大的小孩摇摇摆摆地从这头,蹿到对岸。

  夏天的小河,很鲜活。一场阵雨,运河水会迅速涌进小河,河水瞬间变得浑浊,等到雨停了,小河里的水便夹带着树枝烂叶以及河床下泛上来的淤泥迅速地返回环城河,小河变得很清新,小鱼儿成群结队,时而集体冲进来,时而又急切地溜出去。某个早晨,会有邻居拿着小竹子做的鱼竿钓鱼,拍个金苍蝇当鱼饵,鱼钩落下,川条鱼就追逐着过来,但见浮标略微下沉,鱼竿轻轻斜提,一条小鱼儿就跟上来了,钓者不露声色,见者没有惊呼,用不了两个小时,提桶里的鱼就吃得成了。小川条鱼做成油炸爆鱼最好吃。

  小河里时常会有捻河泥的水泥船进来,两根竹竿绑着个大簸箕一样的东西,一开一合,捣鼓着河床,然后慢慢地把淤泥拖上船来,也夹带着螺蛳,还有碗,有调羹。这是洗碗的人不慎滑入的,伸手去摸,摸不到也没有办法。小孩子若是滑落了碗,他一般也就不吱声了,少一个碗,爷娘也发现不了,如果告诉爷娘,反而要吃一记头塌。河泥是庄稼最好的肥料,也有农民到莫家洋房边上的环卫处来买大粪,都是有机肥。

  上好的有机肥还有鸡屎,养鸡人家都会定期清理鸡棚,把鸡屎堆积在边上,不是拿来自己种瓜,新丰、平湖那里的瓜农每年会摇船来收购鸡污灰,2分钱一斤。鸡污灰的西瓜就是甜,居民们在卖鸡污灰的辰光就会跟瓜农说好:西瓜上市,记得过来卖哦。等西瓜上市了,瓜农真的会摇船过来,船停狮子汇,一杆大秤挂在扁担中间,钓起一箩筐西瓜过秤,然后就直接送瓜上门,居民的房子小,西瓜一般也就放在眠床下面。每天有一个西瓜吃吃,小孩子们就很幸福了。若在井水里放上两个钟头,乘风凉时咬一口,凉爽到心坎上。放在现在,那就叫作儿时的味道。

  夏天的中午时分,太阳当头照,天热得要死,河水也热乎乎的,岸边的船上待不住人,船上的农民拿着破凉席躲到岸上的阴凉地打瞌睡去了,有不怕晒的顽童会蹿上船嬉闹,他们七撞八撞,把船撑进小河里去,稍大些的孩子,也无师自通学会了摇橹,他们百无聊赖,用竹竿在两边东敲敲西戳戳,也会把人家墙壁上挂着的篮子拨弄进河里,最后不想玩了,就直接上岸,把船随意丢弃在某一个河埠头,绳子也不拴,跳跃着走了,船主发现丢了船,急得到处寻找。

  太阳落山了,狮子汇渡口凉风习习,乘凉的人多,熟食摊也有好几个,臭豆腐干、萝卜丝饼也有。迎紫桥上有个卖猪头肉的摊位。摊主是个中年妇女,40岁开外的岁数,五短身材矮胖子,绍兴人口音。肉摊飘香,买的人有,看的人也多,客人想买多少,只需报个价钿,猪头肉妇人便左手拿起一块猪头肉,拨弄两下,右手一刀裁下,秤盘里的分量也基本刚好。然后切成片状,放在黄色的纸上,连砧板上的肉屑也一起包了,递给食客。也是她的本事,自家烧的猪头肉,就是没有她的香。

  香味儿勾引着水泥船上的卖瓜农民,围着肉摊,转了好几圈,看看猪头肉,再听着卖肉妇人的吆喝,忍不住也会下手,称它三两,然后到隔壁酱油店里拷了三两糟烧白酒,毛巾搭在乌黑光亮的肩膀上,坐船尾吃去了,只见他脖子青筋爆出,黑里透红,一副神仙吃酒的样子。这天的西瓜估计是白卖还亏了点,不过第二天的精神头会足许多。

  迎紫桥边好吃的东西还有清水煮的牛肉,还有白面大馒头,还有牛肉包子和煎饺。直到现在,这些个东西还能碰到,只要你拐进这条弄堂。听说有人还专门寻着去吃,像洪波路上的小八路冷面、月河街上的牛肉煎饺,都是从迎紫桥一带流传过去的。只是他们得过且过,生意也做不大,过着勉强养家糊口的日子。

  迎紫桥边的水乡生活,一直延续到上世纪70年代。从那以后,随着老城改造,江南水乡的水网交错都退回到了乡下。中山路四周的望吴桥、宣公桥、丁家桥、澄海桥、北丽桥、西丽桥、西埏桥、迎紫桥,历史的车轮陆陆续续把桥下众多的小河浜填埋掉了,城市里的水网交错现在变成了管网交错。小城的故事,也渐渐地远去。

  过去的总是让人怀念。迎紫桥下的无名小河被文华园大酒店踩在了下面,尚有一方土石还裸露在地表。大年堂后这条小弄堂,很快也要变样了。它们是历史的亲历者。大年堂里没有出过达官贵人,没有名人的故居。早年有过书香门第,有过乡贤绅士刘先正,就是参与解放嘉兴的吴嘉湖独立团团长。不过平常百姓的命运也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这条草根弄堂里,最近几年好像也走出去了两个争气的小姑娘,一个现在是上海静安区的法官。另一个现在是上海瑞金医院的儿科大夫,这个小姑娘不是高考状元,听说她就不需要高考,从本科到研究生,一路保送。她们就是在那里长大的。

  曾经的小河、小桥、小弄堂,已经跟不上时代了,迎紫桥一带改变是必然的。以后的人们,不知会怎样来考古这个地方。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