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朱茂时交游广阔,且有江南名园放鹤洲,时有文人墨客慕名登门造访,逢有雅集或有家宴,黄媛贞亦会赋诗酬答,如《和韵陈瓠庵雪咏》、《壬辰春日集饮鹤洲限韵》、《家人欢宴诗次韵》、《丙午荷夏鹤洲池中开并蒂莲喜赋》等。
![]() 浙江图书馆藏 黄媛贞《云卧斋诗稿》(二) 朱茂时交游广阔,且有江南名园放鹤洲,时有文人墨客慕名登门造访,逢有雅集或有家宴,黄媛贞亦会赋诗酬答,如《和韵陈瓠庵雪咏》、《壬辰春日集饮鹤洲限韵》、《家人欢宴诗次韵》、《丙午荷夏鹤洲池中开并蒂莲喜赋》等。 婚后的黄媛贞有着两次随宦经历。第一次为明崇祯九年(一六三六)随朱茂时嫡配戴氏往山东张秋任所,至崇祯十一年(一六三八)九月因清军第四次入关骚扰中原并兵临张秋,值此危机之时黄媛贞随戴氏返回故里。第二次为崇祯十三年(一六四〇)随朱茂时赴贵阳太守任,自崇祯十五年(一六四二)朱大启去世后返回,自此以后,黄媛贞一直居于嘉兴放鹤洲,吟诗填词,直至离世。 两次随宦使得黄媛贞在游历大好景致之间开拓了眼界,并大大激发了创作兴致,留下不少诗篇。第一次随宦有《舟晚偶赋》、《晚泊即景》、《渡南旺湖》、《临古南池步杜少陵韵》、《舟泊济宁外君以柬寄悬慰赋答》、《南阳晓发》等。第二次随宦有《庚辰春月寓西湖楼上与沈端娘话别》、《三月十九日钱塘早发即景二首》、《庚辰初夏桐江即景四首》、《暮夏平越道中有怀沈端娘却寄》、《幽窗三十咏小引》等。 黄媛贞曾经育有三子,在其《祭亡儿文》中有“先生二子,周晬埋堙”之句。至顺治三年(一六四六),又产有一子朱彝谟,从此母子相伴,为黄媛贞带来了短暂的安慰与欢欣,“由来甘苦,母子相语” 。不幸的是,朱彝谟在十二岁时早殇,令女诗人悲痛莫名。 据朱荣《秀水朱氏家谱》记载,朱茂时生有九子,其中第三、第四、第六、第七、第九子俱殇,推测黄媛贞所生三子即为第三、第四与第六子朱彝谟。因前二子早夭,故而家谱中未见有谱名记载。 黄媛贞七十岁离世,与兄妹相比,可谓高寿。因其后期诗作未曾见到,故其晚年生活状况不甚可考。据黄鼎密友俞汝言《渐川集》于黄媛贞六十岁时为作祝寿诗一首《寿黄夫人》,从诗句中约略可见其晚年境遇。 《云卧斋诗稿》最后一首诗为《丁未仲夏立臣侄自燕都归接皆令妹扇头代简诗悲喜相半而而赋答》,时黄媛贞六十二岁,或即从此封笔。 黄媛贞从十几岁便开始文学创作,并有自己的诗集,刊行于崇祯十年(一六三六)的崇祯《嘉兴县志》卷十八《艺文志》载有《黄皆德诗草》。朱荣《秀水朱氏家谱》与光绪《嘉兴府志》卷八十一《经籍二》则记载为《卧云斋诗集》,而浙江图书馆藏黄媛贞诗集则名为《云卧斋诗稿》,疑著录有误,当为同一部诗集。 这次整理的黄媛贞《云卧斋诗稿》现藏于浙江图书馆善本部,共二卷四册(诗集三册,诗余一册),书签注为“明别集,清抄本”。 第一册为诗集,扉页有阴文方印“刘承干字贞一号翰怡”,阳文方印“吴兴刘氏嘉业堂藏书印”,阴文方印“四明卢氏抱经楼藏书印”,阳文长印“浙江省图书馆藏书印”。第一册共三十九页,存诗二百三十二首。 第二册为诗集,扉页有阴文方印“刘承干字贞一号翰怡”,阳文方印“吴兴刘氏嘉业堂藏书印”,阴文方印“四明卢氏抱经楼藏书印”。共三十六页,存诗二百二十四首。 第三册亦为诗集,扉页印文同第二册。共三十一页,存诗一百八十四首。 第四册为诗余,扉页印文同第二、三册。共二十七页,共一百零七首。 除诗词外,《云卧斋诗稿》又附有文一篇《祭亡儿文》、赋一篇《伤心赋》。除《云卧斋诗稿》外,黄媛贞另有《春窗话别》诗一首,见[崇祯]《嘉兴县志》卷二十《艺文》。 以上黄媛贞诗词文赋合计七百五十首,从量上来说,创作上尚可称道。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