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过去,出海盐县城东门有一座小石桥叫闻琴桥,桥边有个村子叫闻琴村。据《海盐图经》记载,东门外二十步有座土台叫伯牙台,又名琴台。这些名字跟名叫俞伯牙和钟子期的两人有关。 相传两千多年前,村里有位年轻人俞伯牙,经常在离家不远的土堆上弹琴。每当夜深
过去,出海盐县城东门有一座小石桥叫闻琴桥,桥边有个村子叫闻琴村。据《海盐图经》记载,东门外二十步有座土台叫伯牙台,又名琴台。这些名字跟名叫俞伯牙和钟子期的两人有关。 相传两千多年前,村里有位年轻人俞伯牙,经常在离家不远的土堆上弹琴。每当夜深人静时,悠扬的琴声引得村民们纷纷披衣汇聚而来,俞伯牙也就愈发努力练琴。谁料,俞伯牙的琴越弹越精妙,人们反而渐渐听不懂了,并招来了讥讽,再也没人去听琴了,俞伯牙心里感到非常气闷。 有年春天,俞伯牙正弹得入迷,忽然听见一声“好一曲高山流水啊”,伯牙抬头一看是位读书郎,原来读书郎名叫钟子期,准备赴京赶考,路过这里,听到美妙的琴声,便驻足倾听,激动得叫了起来。伯牙心想,我弹琴数载人们听不懂,而钟子期一来就听懂了,他不正是我的知音吗?据说“高山流水遇知音”这句话就是从那时流传下来的。于是俞伯牙再三挽留钟子期住了几天。离别时伯牙特地把琴搬到小石桥边,又弹起了“高山流水”的曲子,并相约明年这个时候再在此相聚,钟子期答应了。 钟子期走后,俞伯牙每天都盼望着钟子期的到来。谁料,第二年桃花盛开时,俞伯牙盼来的却是钟子期病故的噩耗。俞伯牙顿时伤心得哭了,心想曲子弹得再好听也没人听得懂,还要这琴做啥?于是,抱起琴直奔小石桥,在当年与钟子期分手的地方将琴砸了个粉碎。 后来,这件事感动了村里人,为了纪念,将那弹琴的土堆叫“琴台”,村子也叫“闻琴村”,并在小石桥上特地刻上了“闻琴桥”三个字。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