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沈治泰与《正蒙家训》

2023-08-08 09:36 作者:何志荣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好的家训能形成好的家风,好的家风能培育优秀人才。新丰镇竹林沈氏,家训严谨,家风代传,明清两朝出正七品以上官员16位,还有不少贤达。其中沈治泰与其编著的《正蒙家训》影响深远,功不可没。 沈治泰(16281698),字寿岳,家风敦厚,人才迭出。曾祖沈珉是

  好的家训能形成好的家风,好的家风能培育优秀人才。新丰镇竹林沈氏,家训严谨,家风代传,明清两朝出正七品以上官员16位,还有不少贤达。其中沈治泰与其编著的《正蒙家训》影响深远,功不可没。

  沈治泰(1628—1698),字寿岳,家风敦厚,人才迭出。曾祖沈珉是位慈善家,乐善好施,明景泰初,出粟助赈,捐资建造嘉兴城内秀城桥。祖父沈淳,官居吏部稽勋司员外郎,被状元公吕原称为“儒君子”,是明代有名清官。伯祖、叔祖分别任泗州参军与和州州判。父亲沈镗,潜修笃行,为善益力,是邑内著名乡贤。

  治泰行善如其父,历久不倦。他游历九华山,造访朱熹故居,看到那里皆聚族而居,各有祠宇。他感慨:“孝道所系,岂浅鲜哉!”回家后便创建沈氏宗祠,以敬宗收族为心。同时,他参照朱熹家训家规,悉心搜集编著《正蒙家训》,诏子孙朝夕讽诵,以端蒙养,对弟辈、子孙严而有法。他在《家训》中开宗明义:

  人生以孝弟为先,读书为本,勤俭为务。无论为出为处,未有不敦免于此,而能自立于天地间也。

  他谆谆告诫族人,邻里间要“有过相规,有美相成,有患相救,有善相劝。若其愚者,则贤者教之,勿袖手旁观,若其贫者,则富者周之,勿冷眼以视。使谗间不得而入,衅端无由而开……愿我族人永远毋忘斯义焉”。詹事府少詹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加三级署尚书衔的曹鉴伦在《沈氏祠堂记碑》中记述沈治泰“作《家训》十二章,又以视、听、言、动四箴付刊,谆谆以孝弟、忠信、勤俭、淳厚、迁善、改过、谦让、容忍、学问、怀刑为训,歌咏以发之,恺切以明之”。嘉兴知县樊咸修也称其“真仁人孝子之用心哉”,并为沈氏祠堂题书“敦本”二字。

  沈治泰在家训中贯彻儒家理念,特别注重自身修养,强调做错事要勇于改正。他还附录十二首诗,其中一首题为《改过》:

  秉质非神圣,焉能过不生。

  时当勤内省,窃恐玷乡评。

  闻告欣然改,知非惕若惊。

  终身严指视,安得徇浮名。

  人非神仙圣人,怎能没有过错?时刻从内心检查自己,别担心留下污点而遭受议论。孟子曾说“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听到别人指出自己的过错就高兴地改正,知道不对,立即警惕,从而惊醒。终身严格对待自己,岂是为了炫耀名声。

  言为心声,他这样说是发自内心的,也是这样做的,人们对他十分敬畏。

  在家训的长期熏陶下,沈氏子孙争气成才,指不胜屈。治泰弟光珏,中举后授兴宁知县,清正廉洁,人们尊称兴宁公。两个儿子,端木与文木,皆为候选州同,一乡称善。侄子沈元礼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任司经局洗马,颇受皇上器重。孙子“翼”字辈,均入北雍,分别授州、县佐官。“承”字辈,有的授知县,有的为教谕或训导。曾孙“可”字辈,皆为名儒乡贤,或著书立说,或造福桑梓,其中沈可培历黄县、上高、安肃、宝坻四县知县,卸官后历主潞河、云门、泺源、鸳湖四院山长。沈氏历代为官者清廉,业儒者造诣颇深,受人敬重。史载清代“竹林庙,前后左右俱沈氏宅,风土人文,甲极一郡”。

  治泰逝后,诰授奉直大夫(从五品),他所著《正蒙家训》,正如沈氏后裔工部侍郎(从二品)沈维鐈所云:“我族之子若孙,果能服膺是编,何患不出为良臣,处为良士耶!”充分肯定了其育人功能。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