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朱彝尊是布衣入选的博学鸿词科,不是科举考出的翰林,朝中有些人便看不起他,称他为野翰林。 有一次在朝时,康熙皇帝问大臣:有谁知道五百罗汉的每个名字?大家故意推举说,这个朱彝尊能说得出来。其实是他们想让朱彝尊在朝廷上出洋相。不料朱彝尊幼年时跟随
朱彝尊是布衣入选的博学鸿词科,不是科举考出的翰林,朝中有些人便看不起他,称他为“野翰林”。 有一次在朝时,康熙皇帝问大臣:有谁知道五百罗汉的每个名字?大家故意推举说,这个朱彝尊能说得出来。其实是他们想让朱彝尊在朝廷上出洋相。不料朱彝尊幼年时跟随母亲到杭州灵隐寺烧香,曾向老和尚借到五百尊罗汉的佛经,当时就抄录下来阅读,因他记性极佳,过目不忘。结果,竟当着皇帝和大家的面把五百尊罗汉悉数背了出来,听得满朝的文武百官目瞪口呆。 又有一次,康熙皇帝和四位朝臣冬天乘船在芦花塘游览,当时天降大雪。康熙提议吟联句诗一首,自己首先吟了首句“一片一片又二片”,边上的朝臣接着吟“三片四片五六片”,接下去是“七片八片九十片”。轮到朱彝尊出最后一句诗了,大家想看他的笑话,不想他不慌不忙地吟道,“飞入芦塘都不见。”此句不仅形象生动,无数字重复,而且妙语天成,朝臣们不得不佩服。 传说紫禁城里有座门,每天开门时是由大象用长鼻子卷着朱红大门的门环,分左右拉开的。有一天大象在开门之前突然大叫了三声,朝中群臣都觉得诧异,不知大象三声吼叫是什么征兆,便请教朱彝尊,竹垞先生略做思考后说,“象叫三声是五谷丰登、天下大熟之兆,此事出于某书某页。”有好事者立即去翻查这本书,果然一字不差!从此,朱彝尊被朝臣们誉为“两脚书橱”,再也没有人敢随便欺侮他了。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