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寄园是往昔嘉兴的名园。旧址在张家弄(今勤俭路人民剧院),惜遗迹早就消泯。二十多年前,诗人庄一拂绘寄园草图,聊寄前尘之梦。据图,园坐南面北,入大门首为照相馆,左右小楼;跨河有一妆阁,阁东依次有小旅馆、浴室;阁西侧为可琴轩,轩正东是剧场,由此
寄园是往昔嘉兴的名园。旧址在张家弄(今勤俭路人民剧院),惜遗迹早就消泯。二十多年前,诗人庄一拂绘“寄园草图”,聊寄前尘之梦。据图,园坐南面北,入大门首为照相馆,左右小楼;跨河有一妆阁,阁东依次有小旅馆、浴室;阁西侧为可琴轩,轩正东是剧场,由此往南两小阁,一名萝春房,一为酒楼,楼下饼炉、茶炉,茶炉(房)与听鹏招鹤仙馆相接,那是寄园茶馆,一大厅,俗呼“老爷厅”。茶馆东侧摆设荷花缸五口,石台一排(供堆菊花山之用)。茶馆东侧还有若寄庐,和南侧的半舫、芝兰之室、来今雨轩、蜗角、可居可眺之斋均为品茗的精舍。芝兰之室等处,下瞰竹篱巷,有一天桥通花圃。寄园面积并不大,这从剧场占地三百平米可以推知其大概。但,布局紧凑,复多巧构。 清光绪十年(1884),常熟沈石荪徙居禾城,在张家弄租赁唐姓宅屋开设震昌照相馆,又利用宅南旷地,堆土运石,栽植花木,筑造园林。增建亭阁轩堂,堂成,辟大厅为茶馆,至此始名“寄园”。寄园之名不外乎取“寄寓情趣”“托性山林”之意。一九一七年秋,吾乡耆宿吴受福应园主沈氏之请,为“止备一茶一酒,供游人憩息玩赏花木”的寄园茶馆题书匾联,中有“集句”谓“名园无处不宜酒,睡思欲来还煮茶”,可以概见此园不是一般的市井茶馆。 一九一七年后,寄园诸事俱备。有茶馆,可供茶叙的地方有“老爷厅”、来今雨轩等八处。有剧场,京戏、滩簧、的笃班,常演不衰。有花圃,艺菊,重阳节在“老爷厅”举办菊展。怡情曲社拍曲助兴,前清遗老及名媛闺秀及鸳湖才子们,闹三整天!艺荷,也颇有名。荷植于缸。夏月,花茎挺秀,花蕾肥硕,花开,瓣圆,色桃红,称“嘉兴大红”,入《缸荷谱》。有客房,雅洁,如可琴轩,吴昌硕、吴秋农、吴伯滔、汪蔚山等来禾行道寓于此,挥洒丹青,诗酒流连。有棋茶会,在可居可眺之斋,棋王谢侠逊曾来访弈,当时吾乡第一名棋手陈宝坤不敌。有柏老的炉饼,咸甜两种,那是寄园的特色茶点。有照相馆,题匾“藻香馆”,却要算是别一番的绮思了。大约也就是一九一七年的秋冬,二十多岁的南汇人俞庆和,右手拎个青布小包袱,左手挟一把油纸伞,只身走进了门前停着一排黄色车、轿子的寄园。 俞庆和从跑堂筛开水做起,一直做到“掌茶炉”(茶馆经营老板)。他的人品,简言之是一个“善”。他在茶馆,腿脚勤快,奔走趋奉。不嫌劳烦。说话伶俐、乖巧。茶客大多是缙绅和富家子弟,应对自有一套雅语。缙绅如盛萍旨,光绪十二年进士,翰林,后告老回乡任府学堂监督,创立县商会;王甲荣,举人,官知县,博学善诗文,名篇《彩云曲》倾倒晚清诗坛;孟紫舫、陶慧斧,两人一秀才,一贡生,地方上以名儒视之;吴受福,举人,精金石小学,入民国后不剪辫,束发作道士装。这班人都称“老爷”,说话“之乎者也”。庆和敬重,能听懂。这班人一到“老爷厅”,凡脱帽、解衣、往炕榻衣架上挂狐皮大袍,去柏老炉子上取咸甜炉饼,去张家弄六指头鸡面店端一碗白鸡面,去菩萨桥头叫来两客张宝兴汤包,范家的火肉粽,王龙宝的刺毛团子、肉糕,绍酒店的陈年花雕,俞庆和都是眼到脚到手到,一一咄嗟立办。更不必说茶沏红还是沏绿或是镶红,他心里都有数。 “庆和耶,汝之名,老朽思之久矣。莫若只改一字:七和。七和者,七碗生风也,和气致财也。汝以为如何耶?” “咳,这一来,倒是抬举吾做卢仝哉!” 俞庆和,不,俞七和笑哈哈地去叫来车轿,送老爷们上车的上车,坐轿的坐轿。车轿渐渐远去,七和的笑影犹在。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