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密印寺四铸铜钟

2025-01-06 10:40 作者:赵明煜 来源:www.jiaxing.cc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乌镇密印寺位于市河东岸,观后街北侧,俗称东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是乌镇三大古刹之一。 密印寺中有一垒土而成,南北走向的宝阁山,以山为界分东西两部分。东为主殿区,山门正对直街南端的仁寿桥,人站在桥上向北遥望,可见天王殿内的佛像,俗称望佛桥

  乌镇密印寺位于市河东岸,观后街北侧,俗称东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是乌镇三大古刹之一。

  密印寺中有一垒土而成,南北走向的宝阁山,以山为界分东西两部分。东为主殿区,山门正对直街南端的仁寿桥,人站在桥上向北遥望,可见天王殿内的佛像,俗称“望佛桥”。进入山门,自南而北依次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大士殿、方丈室。大殿东侧有阿育王塔、钟楼、昭明书馆、金刚殿等。山西北侧有天王殿、普光明殿、金光殿、藏经阁、禅堂等。寺中僧徒众多,方丈室北侧有东房、南房、西房、北房等僧寮十三房,至今仍有“十三房头”的老地名。长林石径之北,有梅隐房,为高峰禅师出家之所。松隐房建有大悲堂,供宋时邱弥勒所塑大悲佛像。殿东钟楼挂一很大铜钟,声传十里,不同凡响,为宋时行昭和尚所铸,从而留下了 “四铸铜钟”的佳话。

  宋绍兴年间(1131-1162),寺中有位行昭禅师,感悟到乌镇自方腊过镇以来,多次遭受兵灾,百姓死亡甚众,世道沉沦,人心不古。他发誓要募一万斤铜铸钟,日日撞钟,以警醒万民。于是,他苦行募化,众善响应,得铜一万两千斤,聘请工匠在寺中搭篷开模,建冶炉数座,熔铜铸钟,但连续三次浇铸都未成功,僧众和工匠都很灰心。行昭心坚如磐,祝告上苍,决定易地择日再铸。

  这一日,风和日丽,行昭率僧众诵经,引来万民环绕观看。正当洪炉熔铜成汁即将浇灌入模时,地下忽然隆隆有声,瓦楞震响。旋即,天上浓云密布,聚而低垂,几可掬取,僧俗惊骇。行昭鼓励大家齐念观音佛号。冶师暗暗祷告,此次铜钟如果仍难铸成,吾定跳入炉中以谢僧众。

  众工匠齐心合力,同时将铜汁倾注入模,在烟雾缭绕中,地震之声戛然而止,模具中红云升腾,冶工们齐呼,“大功告成!”

  卸去模具,铜钟金光闪闪,兀立于坑中。忽而大雨倾盆而下,行昭与众人大惊,连忙齐声再念观音佛号。冶师笑着说:“大雨下得好,铜钟刚铸就,一时难以迅速冷却,经大雨浇淋,钟声会更加洪亮,此乃天助吾也。”

  铜钟在寺内保存了四百多年,明嘉靖年间(1522-1566),倭寇犯境,总制胡宗宪毁钟充为军器。万历四十年(1612),润州永琳禅师与本寺道德禅师等募化重铸,请松江董其昌书“功成钟鼎”铸于钟。

  密印寺初名吴德寺,唐会昌年间(841-846)被废。咸通年间(860-873)由如纵禅师重建,因如纵为悟空禅师弟子,敕赐“悟空禅院”。乾宁三年(896),张雄起兵过境,寺又遭毁。唐僖宗时重建,吴越王钱镠(907-932)更名“吴兴禅院”,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敕赐“密印寺”,元末毁于战火。明洪武三年(1370),由可观和尚募建,又复旧貌。宝阁山西北藏经阁、普光明殿、金光殿等,与大殿相距约百步。明成化年间(1465-1487),与密印寺分离,另立山门,称“宝阁寺”。清康熙年间(1662-1722),超言禅师募建观音殿。雍正十三年(1735)重建金刚殿。

  密印寺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的风雨沧桑,清咸丰年间,遭战乱,殿宇、僧寮几近毁坏。仅存大殿间架、三佛像,山门三楹,殿东精舍三间。至民国间,大殿后檐破损坍塌,佛像日晒雨淋,无所掩蔽。十三房僧寮后来竟被寺僧外售。整个寺院只剩宝阁寺部分房舍,抗战胜利后,作为小学和镇公所用房。

  1957年秋,我在乌镇中学读书时,曾寄宿在寺院附近,那时宝阁山东侧主殿区遍地碎砖瓦砾,已是一片废墟,宝阁寺残剩的房舍内还办着小学。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