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传承 那么,勺园作为一个历史上的名园应该怎样赋予其历史文化内涵呢?对嘉兴地方文化颇有研究的几位人士提出了他们的意见。 市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崔泉森认为,既然要恢复勺园,就应该在原址恢复,
如何传承 那么,勺园作为一个历史上的名园应该怎样赋予其历史文化内涵呢?对嘉兴地方文化颇有研究的几位人士提出了他们的意见。 市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崔泉森认为,既然要恢复勺园,就应该在原址恢复,不能李代桃僵。勺园是一个人文积淀十分丰富的地方。这里作为东林党人的聚集地,曾经见证了:明末的政治斗争、明末嘉兴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嘉兴各业的繁荣达到顶峰又跌入谷底大起大落的百年。这里名士聚集,积蓄了明清时期文化丰厚的内涵。如果易地重建,就会隔断勺园400年的历史纵深。建江南丝竹馆是好事,但没必要叫勺园。 画家吴香洲书斋名即为“拜钱念柳抱竹梦梅室”,可见他对钱牧斋、柳如是、朱彝尊、吴梅村四人的钟爱。他说他喜欢这几个人是因为他们抗清复明的气节,特别是钱柳的精神,除此,他们在文学史上都是数一数二的人物。而巧合的是,这四人与勺园都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对于他们曾经在这里发生过的故事,吴香洲了解甚多,所以对勺园的今天他也倍加关注。他觉得勺园恢复总是一件好事,过去因为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一直没有好的建筑和好的园林,而勺园是南湖边最大、最有名、也是最好的私家园林,但关键不单是恢复外在的建筑和风景,而是如何赋予更多的历史人文元素。勺园的恢复应该立足于历史人物,他们的是非姑且不论,当时,既有文人又有美女,是勺园最辉煌的一页,在文化史上也是可以载入史册的。可以修建钱柳亭、造个梅轩等,以纪念那些曾经在这里活动过的历史人物。 嘉兴图书馆的范笑我曾经陪黄裳重游勺园遗址。他觉得能够恢复勺园是一件好事,建好了他一定去看。他认为营造历史人文的东西,可以借助一些元素,比如吴梅村的《南湖春雨图》就是很好的元素,可以将这幅画用石碑刻下来,供游人赏玩,同时也可以做成拓片,作为纪念品。另外,可以借助梅竹柳来纪念吴梅村、朱彝尊、柳如是,一大片梅树可建梅村,一大片竹林可叫竹垞,还可建柳亭或钱柳亭,既简单又便宜,同时又能营造出江南园林的韵味。 还有一位文化圈内人士说,勺园能够恢复是一件好事,但如果能够在原址恢复最好。 对此,我们询问了马旭峰。他说,勺园如今的定位为易地恢复,许家村一带在前期规划中已经做成了南湖渔村的景点,因此选择易地恢复。但在规划中,将利用勺园的旧园遗存元素或文字营造遗址花园,比如立碑或者立亭标明这里曾是勺园遗址,以此作为历史名园遗址的文化符号。 嘉城集团副总经理陈保良在谈到勺园的恢复时说,勺园是按照历史上对勺园的描述来布局的,尽量恢复以前勺园的环境。江南丝竹馆(勺园)的功能主要用来展示、表演、展销和游览休闲。至于勺园的文化元素,可能以资料形式作一些展示,也可能以楼的名称、小的景观等来展示,后期的软件规划还在进行过程中。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