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前,海宁流传着一个柿子救命的传说。故事要从元末时候说起,那时战乱连绵,物资匮乏待秋去冬来,天寒地冻时,穷人们常常饥寒交迫,甚至饿死街头。可谁知关键时刻,柿子却救了后来成为明朝开国皇帝的朱元璋的命。 话说有一年霜降时节,朱元璋风餐露宿,几天
从前,海宁流传着一个“柿子救命”的传说。故事要从元末时候说起,那时战乱连绵,物资匮乏……待秋去冬来,天寒地冻时,穷人们常常饥寒交迫,甚至饿死街头。可谁知关键时刻,柿子却救了后来成为明朝开国皇帝的朱元璋的命。 话说有一年霜降时节,朱元璋风餐露宿,几天没吃饭竟然饿晕了,他滚下山坡,幸运的是,一棵老柿子树把他挡住了,才没有摔死。疼痛使得朱元璋苏醒,他却意外地发现,一棵老柿子树,上面还结满了柿子,而且霜果正红,朱元璋爬上老柿树,连吃十数只饱腹而去。 几年后,朱元璋参加义军,不久他已经成为一方将领。但是,朱元璋却对管理军队一筹莫展。暑往寒来,又是一年霜降时节,一天晚上朱元璋做了一个梦,梦里有一位神仙站在柿子树下,对他说了八个字:“柿子救命,士子治国。”随后,朱元璋攻下了定远,当他见到定远城里的名士李善长时,猛然想起了那一晚神仙和柿子树的梦,于是马上重用了李善长。果然名士李善长有勇有谋,很快帮助朱元璋的军队走上了正轨之路。 洪武三年(1370),朱元璋大封功臣。他想要加封李善长为公爵,可是武将们功绩也很大,这个决定可能会被反对,于是朱元璋想到了试探的方法。 夏去秋来,又逢霜降时节。朱元璋带领徐达等一班开国武将,在老柿树下给大家讲起了自己吃柿子活命的事情,当讲到自己死里逃生的时候,朱元璋立刻解下了自己的红色斗篷,披在柿子树上,说:“柿子救命,士子治国,柿子当封凌霜侯!”显然朱元璋成功了,武将们被柿子救命的故事所打动,同意了加封李善长为公爵的事情。 第二天,朱元璋就颁布诏书,封李善长、徐达、常遇春之子常茂、李文忠、冯胜、邓愈等六人为公爵,其中李善长居首位。随着民间人们口口相传,“柿子救命”的说法便延续下来,霜降吃柿子,也成了霜降时节最主要的民俗文化之一。 朱元璋通过“柿子救命,士子治国”,广纳贤才,繁荣昌盛的大明王朝从此开启。霜降节气功不可没,然而在现代民俗中,霜降同样有很多有趣的习俗。 当年,朱元璋被柿子救了命,而现代人在霜降前后也有吃柿子的民间习俗。据介绍,柿子所含的果胶,有润肠通便的功效,可以缓解便秘,能保持肠道正常菌群的生长。具有清热润肺,祛痰止咳的功效,可以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柿子含有的黄酮甙能稳定和降低血压,软化血管,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改善心血管功能,有益于心脏的健康。柿子中的鞣酸和酶可以分解酒精,含有的糖分和钾元素有利尿的作用。柿子既能补充维生素,还能满足口腹之欲,是非常不错的霜降节气佳品,它被清代学者王世雄称为“果中盛品”。 宋朝苏泂有诗云,“老树前头柿叶红,又骑瘦马立西风。江山未必侬能认,却被江山认得侬。”无论是朱元璋的“柿子救命”,还是民间的登高赏菊,都表达了人民期盼幸福生活的美好心愿。我国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实际上,包括霜降在内的“二十四节气”,都是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习俗。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