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陈姓 三位陈姓读者的家史 N文 朱政 姚刘权 摄 翁一群 寻根:割不断的血脉联系 春日的午后,阳光斑驳陆离,一如近80高龄的陈毓尧的回忆。 陈毓尧的祖上来自河南颖川,北宋靖康年遭遇兵乱,跟随宋高宗迁移到了江浙地
陈姓 三位陈姓读者的家史
N文 朱政 姚刘权 摄 翁一群
寻根:割不断的血脉联系
春日的午后,阳光斑驳陆离,一如近80高龄的陈毓尧的回忆。

陈毓尧的祖上来自河南颖川,北宋靖康年遭遇兵乱,跟随宋高宗迁移到了江浙地区。在历史的尘埃中,很多人湮没了,如今能够给他留下深刻记忆的是其祖父陈米山。
“我的祖父陈米山原名陈宝聚,在20世纪初的嘉兴颇有名望,他去钱庄贷款从来不需要任何抵押。”陈毓尧回忆道。陈米山在清朝末年曾任四品官员,他曾与金沧伯、钱鼎甫等人在清宣统二年(1910年)创办了嘉兴永明电灯公司。公司位于古城垣外、护城河边的西河街94号,也就是今天的解放路上,原南湖布厂对面。从此,嘉兴结束了没有电灯的历史。
陈米山膝下有五个儿子,均颇有出息。大儿子陈培基留法归国之后在上海创办了同同药行。三儿子陈保基,又名陈惠民,曾担任嘉善公立医院院长,历任戒烟所长和监狱署医官等职。五儿子陈裕基在民国时期曾在美国大使馆工作,病逝之后受到了国家隆重的安葬。
“我的堂哥陈治平是陈崇基的儿子,曾积极主张抗日,解放前去了台湾。改革开放之后,堂哥终于有机会回到家乡看看早已梦过千遍万遍的故乡。”陈毓尧回忆起了陈治平回到嘉兴寻根的往事。“1989年,堂哥第二次回到嘉兴,要求我带着他圆三个寻根梦。第一个梦是坐着三轮车寻访解放路永明电灯公司的旧址,可那里早已不复原貌了。第二个梦是来到运河旁的东米棚下和西米棚下,了解当年陈家在嘉兴的影响力。堂兄找到几位八九十岁的老年人,问及祖父陈米山,老人们的记忆就被唤醒了,都说‘杨柳湾陈米山家,知道的’。第三个梦是寻找陈家祖坟。我和堂兄来到国界桥附近。一位当地的老农告诉我们,‘陈家坟头啊,在那边!’根据老农的指点,我们来到一大片种满了蔬菜的高地,那里有两个大小不一的没有墓碑的坟墓,大的应该是祖父陈米山和祖母合葬的墓穴,小的则是陈裕基的坟墓。堂兄希望重修祖坟,然而由于身体欠佳,直到离开人世都未完成这一愿望。”
记者采访的陈毓尧是陈米山的四儿子陈厚基之子,抗战爆发之后,他随父亲到了重庆,抗战胜利之后,投靠尚在嘉善经营医院的哥哥陈惠民。1951年,陈毓尧来到了嘉兴,如今退休在家。陈家的亲戚遍布世界的整个角落,唯一不变的是血脉中的联系。
|
------分隔线----------------------------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