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皇甫元垲与《寇难纪略》

2012-04-23 07:25 作者:颜剑明 来源:嘉兴故事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寇难纪略》的作者是清朝咸丰、同治年间青镇(今乌镇)士绅皇甫元垲,然今仅存抄本,藏于浙江图书馆等处。 《寇难纪略》全书约8000字,记载作者在太平军占领乌、青镇及其周围一带时的亲见亲闻,对于太平军在嘉、湖一带的军事活动,以及占领期间的各项政治、

  《寇难纪略》的作者是清朝咸丰、同治年间青镇(今乌镇)士绅皇甫元垲,然今仅存抄本,藏于浙江图书馆等处。

  《寇难纪略》全书约8000字,记载作者在太平军占领乌、青镇及其周围一带时的亲见亲闻,对于太平军在嘉、湖一带的军事活动,以及占领期间的各项政治、经济等措施、制度,记载较详,这对于研究太平军在嘉、湖一带的政权建设和活动情况,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太平军占领乌、青镇前后达五年之久,皇甫元垲在书的最后说“计乌青寇难,始于咸丰十年(1860)秋八月,迄今同治三年(1864)春二月,其间寒暑五易,变化万端。所闻所见,胥笔之简。”太平军进兵湖州是咸丰十年(1860)的正月,占领嘉兴是六月,到九月才进入乌镇这个地处两省三府七县之交的军事要地,其间镇人风声鹤唳,人心惶惶,可以想见一斑。皇甫元垲在书中记述颇详,如“传贼所至,其家有诰命匾对者,不免一炬。又传,贼恶见灵座,见则其屋必焚。于是缙绅家皆自匿其封册、报单、报条,洗刮无遗。室有灵座者,一夕毁尽。”乌、青镇沦陷后,皇甫元垲流离失所,携眷属避乱于四近乡下,东躲西藏,先后在嘉、湖、苏三府交界一带的吴南村、西乡、紫四圩、水口村、白旗漾、岳庙村、妙智堰等处和王店、卜院、硖石等地匿身。文中他说:“斯时也,予一家八口,托命孤舟,儿啼女哭,几不聊生。”中间虽曾几度回镇小住,但直到太平军彻底失败后的同治三年(1864)二月二十一日才回故里定居。

  在《寇难纪略》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太平军在浙北一带的许多军事活动,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嘉兴一带始终处于交战双方反复争夺的拉锯战之中。太平军占领期间在经济方面的一些措施、制度,《寇难纪略》也有记载。文中说:“是岁(1863)秋冬间,贼禁纲少弛,惟卡税益增,田赋益急。每亩收白米二斗,外丁银每亩二钱,饷捐每亩二钱,柴捐每亩二分。十月初开仓,十二月而毕。”在基层政权建设方面,《寇难纪略》提到“枪匪土棍及诸充地保者皆投身为乡官,乘机吓诈乡民……地保王大、盐捕周华、差役吴坤,皆故枪匪,又皆为贼军帅”,这说明太平天国基层政权的组成是十分复杂的,乡官主要由一些封建地主阶级的爪牙——地保、旧胥吏,甚至是一些地痞无赖来充当。

  此外,书中还记载了太平军的服饰等习俗,最稀罕的是书中还记载了太平军在桐乡开科取士的情况:“于三月初传牌试士,促诸生童赴试。文题曰:‘君君臣臣’,谓出彼教圣书,非《论语》所云也。诸与试童皆取,谓之‘绣士’,再试为‘约士’,为‘达士’矣”。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