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嘉兴旧事--缝穷

2012-04-23 10:26 作者:嘉兴故事 来源:未知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解放以前,在嘉兴东门翻砂厂和碾米厂门前,或火车货运站、环城路的码头大门外,经常可以看到一群中年女子,一字排开坐在马路边上,前面放着一只小凳和一只竹篮,这种竹篮是长圆形的,两端略向上翘,形如元宝,俗称元宝篮,篮内放着各种颜色的零碎布料和针线

  解放以前,在嘉兴东门翻砂厂和碾米厂门前,或火车货运站、环城路的码头大门外,经常可以看到一群中年女子,一字排开坐在马路边上,前面放着一只小凳和一只竹篮,这种竹篮是长圆形的,两端略向上翘,形如元宝,俗称“元宝篮”,篮内放着各种颜色的零碎布料和针线。这些女子是专为穷苦的工人缝补破衣服的,称为“缝穷”。

  从前老百姓的生活贫困,缺衣少穿,一般人家的衣服也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有的人家甚至兄弟姐妹几人,弟妹都穿着大哥大姐曾穿过的衣服,称为“新阿大,旧阿二,破阿三”。意思是说,大孩子穿的是新衣,二孩子穿时已是旧衣,到三孩子穿时已是破衣服了。

  那时一般人所穿的衣服都是有补丁的,只有到过年的时候,才有可能做上一件新衣服。特别是货运站和码头上被称为“苦力”的重体力搬运工人,社会上称他们为“脚班”或“脚夫”,一天辛苦所得无几,终年在饥饿线上挣扎,无力添置衣服,只能穿破旧衣服,而他们却终日扛抬各种重物,破旧衣服更易破碎。有的外来苦力没有妻女在身边,无人为他们缝补破衣服。当时有贫困女子为谋生就干起了为穷工人缝补破衣服的行当。这样,既方便了穷工人,又能赚点小钱补贴家用。

  “缝穷”集聚时间上午较少,一般在下午开始,工厂和码头收工时的傍晚,是她们最忙的时候。要缝补破衣服的工人一般是当场从身上脱下来要求补的。缝补的价格低廉,立等可取。有的就坐在“缝穷”带的小凳子或街沿上,有一搭没一搭地拉几句家常,一会儿衣服就补好了。有的还没抽完一支烟也补完了。有时好几位工人都是从身上脱下来要求补的,而必须都当场补完,天色渐渐黑了,所以她们只得在昏暗的路灯下干了。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私营工商业实行了“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政策,工人成了企业的主人,生活改善,“缝穷”也逐渐消失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