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热门嘉禾春秋文章推荐

广告赞助商

主页 > 嘉禾春秋 > INTRODUCE

水乡忆往--擂船班述往(2)

2012-07-03 09:34 作者:薛家煜 来源:嘉兴故事 浏览: 我要评论 (条) 字号:

摘要:卞韵良自幼学唱京戏,7岁登台,成年后唱麒派文武老生。这是他7岁时的留影。 如果说徽班进京,成就了京剧艺术的城市化、贵族化之路的话,那么,清代同光年间擂船班的南下,开辟了京戏的平民化和普及化之道。卞氏京剧

  


卞韵良自幼学唱京戏,7岁登台,成年后唱麒派文武老生。这是他7岁时的留影。



  如果说徽班进京,成就了京剧艺术的城市化、贵族化之路的话,那么,清代同光年间擂船班的南下,开辟了京戏的平民化和普及化之道。卞氏京剧世家的后人卞韵良先生对擂船班的活动、戏文的演播、班子的变革,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清晰记忆。

  擂船班游动江南,船到戏文到。一条大船就是一个戏班。虽然时期不同,但戏班基本编制保持十八个人,他们中有角儿龙套,有乐师杂役,是戏子又是水手,上得舱顶能唱戏,下到船尾会摇橹,登上塘堤能拉纤。戏台上有生、旦、净、丑,船舱中有老大和跟班。

  班主是当然的角儿又是老大,他是一个戏班的顶梁柱,他的才艺,决定一船人的饭碗,所以班主要唱戏教戏又要学戏,除了天智聪慧,还得自身勤学苦练。跟班就是戏班的管事“坐中”和“总管”,是班主的左膀右臂。“坐中”管后台,角色的分派,经他参谋。戏文的排练,归他监督。演出的剧目,由他“号牌”。“总管”顾名思义,除了唱戏的事他少管,里里外外却全由他打点,演出的地方,他去接洽。收支的银两,他来分账。戏子的矛盾,他帮调解……

  擂船班的船,大如朝廷官船。这是班主的一份大家产,船只加上戏具行头,没有十足的经济基础,是很难在江湖上闯荡的。卞韵良先生一说起擂船班的船,总是为他的祖辈骄傲:“购得起这种船的,我爷讲也是老早称得上富甲一方的‘墙门堂子’”。

  “墙门堂子”就是大户人家。戏子们以戏班为家,以船为家,同心合力,戏艺日臻精彩,船也给装饰得尽善尽美。它功能设计,一切围绕戏台展开:舱壁开门窗,舱顶架船篷;顶坪为戏台,后舱置台壁;三边有栏杆,壁前隔天幕;左右设门道,门端挂布帘;“出神”与“入化”,分书两门额。如此水上戏台,虽面积有限,却别有洞天。

  戏台的天幕就是台幔,行内也称“绣裘”。方正的绸缎精绣成屏,挑杆挂起,富丽堂皇。上绣戏班名号,中绣班主,或是出类拔萃的“老板”所好吉祥之物。比如,梅兰芳姓梅爱梅,天幕绣一枝梅花;周信芳艺名麒麟童,天幕为一只麒麟;马连良以马铭前程,天幕则是马匹与古车;卞韵良夫人金艳霞三岁学戏,七岁登台,为苏州名伶,挂牌十年,戏迷追崇不衰,她的天幕为百凤朝阳……一幅幅天幕如一张张光灿灿的海报。角色未出场,看客在天幕龙飞凤舞的金丝银线中,就仿佛能耳闻名家名段的悠扬之声了。
顶一下
(2)
66.7%
踩一下
(1)
33.3%
------分隔线----------------------------
特别说明

◎ 广告赞助

◎最新评论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
      表  情:
      评论内容:
      * 请注意用语文明且合法,谢谢合作 审核后才会显示! Ctrl+回车 可以直接发表

      ◎ 阅读说明READ EXPLANATION

      ☉出处:嘉兴故事         网址:http://www.jiaxing.cc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
      ☉本站所有文章内容均由各报章媒体精心收集而来,本站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您想转载此处文章请注明原作者和本站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