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卞氏擂船班,以及后来改成水路班的戏台天幕绣的是何图何物?耄耋之年的卞韵良常常在沉思中追寻前辈招牌式的绣裘之景。他说,卞三庆,花旦;卞一中,小花脸;卞老二,大花脸;卞银奎,文武老生。他们各自的班子名号
卞氏擂船班,以及后来改成水路班的戏台天幕绣的是何图何物?耄耋之年的卞韵良常常在沉思中追寻前辈招牌式的“绣裘”之景。他说,卞三庆,花旦;卞一中,小花脸;卞老二,大花脸;卞银奎,文武老生。他们各自的班子名号在天幕上必绣无疑…… 卞氏第四代传人卞银奎,炉火纯青的演技,曾博得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的好评。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在杭州,梅兰芳主动为卞银奎配戏,周信芳邀卞银奎为之搭戏,成为梨园一段美谈。 剧场中,登台退场的左右门额书“出将”、“入相”,这很常见,而卞氏擂船班改成了“出神”与“入化”。戏船河面一泊,水中化作一道风景。闹场锣鼓一敲,河、岸就成观众看台。戏子激情一唱,水乡顿时锦上添花。天地间,擂船、戏台、鼓点、丝弦样样“出神”;河面上,演员、观众、喝彩、笑声一齐“入化”。擂船班给水乡人带来了出神入化般的享受。 清晚期,随着京剧成熟和鼎盛期的到来,还有许多剧种的广泛传播,各地兴建起了娱自的戏台和娱人的戏院。戏班有了更广阔的表演空间,擂船班慢慢退出了演艺界这个大舞台。 艺名“小八斤”的卞银奎率领“卞家班”从甪直迁居到嘉兴。1935年时,“卞家班”改名“黄金大舞台”,其间,大桥人黄汉培参股演戏。“黄金大舞台”、“兵多将广”,名声大噪。 百舸争流的水面上,擂船班的船无疑是一道最亮丽的风景。当然,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那些风雨同舟的艺人们自己去感受。正是他们前赴后继的献身,让温情似水的江南人也爱上了激情高亢的京戏。 ![]() 金艳霞在《北汉皇》中饰刘瑞莲。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