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旁白】 女儿曾卫英 我没见过父亲。母亲也很少和我们说父亲的事情。但我们从小知道自己是烈士的后代。1976年,母亲回嘉兴,我还在读书,哥哥在黑龙江兵团,她把我和哥哥叫回来一起去陵园祭扫父亲。 清明,母亲都会
【旁白】 女儿曾卫英 我没见过父亲。母亲也很少和我们说父亲的事情。但我们从小知道自己是烈士的后代。1976年,母亲回嘉兴,我还在读书,哥哥在黑龙江兵团,她把我和哥哥叫回来一起去陵园祭扫父亲。 清明,母亲都会叫我们去嘉兴烈士陵园祭扫父亲。我已经退休了,有机会总是要和母亲去沈阳。我们都有这个心愿。 ![]() 张维随身带的其中两张照片(2) 相爱 1949年5月,平湖解放,20岁的女学生张家娟(张维原名)是嘉兴师范学校毕业班的学生。她单纯,不大爱讲话,向往参加革命。为了庆祝解放,学校组织人员上街游行庆祝,她被打扮成村姑模样,头上扎了块毛巾,穿着粗布衣服。等回到家,姆妈自豪地对她讲:人家都问这个漂亮姑娘是哪一家的。 而她懊恼的是,要好的姐妹去参加革命了,却没有把她叫上。 还好,地方上刚刚解放,百废待兴,正缺干部。6月,张维从嘉兴师范学校毕业班毕业,到湖嘉公学干部训练班学习一个半月后,被分配到了嘉善张泾汇参加宣传工作。 1949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作战。陆骏所在的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23军67师199团来到张泾汇帮助处理地方工作。这时陆骏27岁,任199团政治处副主任。 命运将他俩送到了一起。 1949年8月,在嘉善张泾汇,陆骏和张维相识。 陆骏也是贫苦孩子出身。陆骏的名字是他参军后取的。他母亲说他是“真广德(原名曾广德)假陆骏”。他母亲是海盐人。他父亲行伍出身,早年跟随蔡锷从湖南邵阳出来闹革命。陆骏8岁时,父亲去世。母亲一个人带着他们兄弟几个从上海投奔到嘉兴新篁的姐姐家,后居住在月河一带。他在嘉兴总共读了两年半小学。他的教育更多是依靠当过老师的母亲。十几岁时他被送到上海当学徒,后被上海的地下党组织吸收。1940年,18岁的陆骏入了党当了兵,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我们认识的时候,我刚毕业,什么都不懂,正是想学习的时候。对于当兵的人,一开始并不想接触,但后来接触下来,发现共产党的兵和国民党的兵就是不一样,他们都很平易近人。 他待人和蔼,没有架子。有一天晚上,他突然邀我去散步,就在我们住的地方附近,嘉善东门外,提出要和我做朋友。 他从小没了父亲,对母亲很孝顺;人又能干,对他的下属也好,在部队里有威信。他作报告,台下鸦雀无声,大家愿意听。我那时就想,这样一个人做自己的对象还是挺不错的。 1949年9月9日,我在嘉善参了军,到部队做的是财务工作。1950年11月,我们打了结婚报告。报告批准了。婆婆给扯了条被子,我们就结了婚。 结婚时,母亲到庙里给我求了个签,签里说:夫妻感情海一样深。 我们的确没红过一次脸。怀第一个孩子的时候,有一天晚上,他在屋里头工作,我在屋外头做家务,我感到有一点不舒服,发出了一点动静,他马上从屋里头急急忙忙跑出来,问我怎么了,让我不要做了。 我们是夫妻,更是师生。战友们也这样讲我们。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