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旁白】 田昌炜,原200团政委,曾是陆骏的顶头上司,和陆骏共事过一年 1949年淮海战役后干部调整,陆骏任三营教导员。八九个月后就提为团政治处副主任。没有一个人对这个决定提出异议。我印象中他开会发言很有条理
【旁白】 田昌炜,原200团政委,曾是陆骏的顶头上司,和陆骏共事过一年 1949年淮海战役后干部调整,陆骏任三营教导员。八九个月后就提为团政治处副主任。没有一个人对这个决定提出异议。我印象中他开会发言很有条理,能抓住重点。他不仅会做思想工作,还懂带兵打仗。 1949年4月,他任三营教导员。记得29日一早,我们正在吃早饭,他急匆匆走过来,给我们报告了一个好消息。他们营看见一支国民党军队企图逃跑,马上出击,一下抓了800多个俘虏!当时大伙都非常高兴,纷纷夸奖三营干得好。这也是199团渡江后的一个重大战果。 陆骏不但自己有勇有谋,在他的带领下,他的下属也智勇双全。他们三营出过不少英雄。 噩耗 “我想孩子了。我们把孩子从妈妈那接回来吧。”1952年6月,江苏太仓沙溪镇,陆骏知道自己即将入朝作战,向张维提出了这个要求。为了不影响他工作,孩子那个时候放在平湖张维母亲家中。 孩子和他们一起呆了一个月。张维之前对陆骏入朝作战毫不知情。 陆骏的母亲给孙子取名为企平,他觉得名字消极,说要叫卫平,保卫和平。 1952年8月底,陆骏任200团政委开赴东北,在丹东停留几日后正式入朝。张维当时怀着第二个孩子,转业到了上海华东医院。 她相信他一定会回来。 1953年1月,他们的女儿出生。 孩子满月没多久,就传来陆骏在朝鲜战场牺牲的消息。 她想不到,今生今世与他已是永别。 他没能再抱抱自己的儿子,也没能亲眼见上刚出生的女儿。 在给她的信里,他给女儿取名卫英。 那是一个周六,我正在工作,领导突然把我叫到办公室。他们告诉我说,(陆骏)团部开会的时候,轰炸机来了,房子被炸塌了,有一个干部被压着了,他去看,想把他拖起来,第二次轰炸就炸到了他。 我没有哭,真的没有哭。那个时代提倡化悲痛为力量。可是我一个人实在受不了。他那么爱我,不可能抛弃我。我总是不相信他死了。参加革命那么多年,他打了那么多年仗,身上一点擦伤也没有。 我需要有人宽慰我。第二天我就写信给妈妈,让她把孩子带来。父母没受过什么教育,他们不知道怎么安慰我。从旧时代过来,姐妹们都忙着为自己的前途奔波。只有两个孩子是我活下去的支撑。虽然他们小,不懂事,可看到他们,我就觉得自己有了依靠。 |
谈谈您对该文章的看法